Sonne Finance发布攻击分析报告,这是一次捐赠攻击,Sonne 曾在过去避免了这个问题,通过添加抵押品因子为 0%的市场,添加抵押品并进行销毁,然后才根据提议增加 c-factors。Sonne 最近通过了一项在 Sonne 中添加 VELO 市场的提案,其在多重签名钱包上安排了这笔交易,并且由于有 2 天的时间锁定,还安排在 2 天内执行 c-factors。当创建市场的 2 天时间锁结束时,攻击者执行了其中 4 笔交易,之后执行了向市场添加 c-factors 交易。攻击者能够通过已知的捐赠攻击利用该协议获取约 2000 万美元的资金。Seal 贡献者很快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通过向市场添加价值约 100 美元的 VELO 保留剩余的约 650 万美元。Sonne 正在调查攻击者,并且已暂停市场,以减轻进一步的损失。Sonne 准备向攻击者提供赏金,在攻击者退还资金的情况下承诺不进一步追究该问题。
作者: ChainEpic
-
Backpack Exchange将于5月16日20:00上线DRIFT
Backpack Exchange将于5月16日20:00上线Drift Protocol原生代币DRIFT。5月初,Drift上线空投查询入口,代币总量共10亿枚,12%用于空投。
-
加密货币总市值:22,585.47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为727.67亿美元
截至目前为止,加密货币总市值:22,585.47亿美元;24小时交易量:727.67亿美元。
-
价值10.61亿美元的加密资产从Coinbase转出
据链上数据追踪服务Whale Alert监测,价值10.61亿美元的加密资产从Coinbase转出,其中: 7,080枚ETH(20,444,034美元)从Coinbase转移到未知钱包; 53,151,311枚USDC(53,177,887美元)从Coinbase机构转移到未知钱包; 2笔7,999枚BTC(988,276,090美元)从Coinbase转移到未知的新钱包。
-
一个新钱包24小时内从Coinbase提取28,997枚ETH
据The Data Nerd监测,10分钟前,一个新钱包0xdfd从Coinbase提取了22,566枚ETH(约合6513万美元)。24小时内,他从Coinbase提取28,997枚ETH(约合8,380万美元)。
-
Sonne Finance确认遭受攻击,仍有约650万美元资金得以保留
5月15日消息,Sonne Finance宣布其Optimism协议遭受已知的捐赠攻击,损失约2000万美元。此次攻击利用了新加入市场的漏洞,在市场创建后的两天内,攻击者利用多重签名钱包和时锁功能执行了关键交易,成功操纵了市场的抵押因子(c-factors)。尽管攻击发生后Sonne团队迅速组织应对,并在发现问题后25分钟内暂停了市场,以减少进一步损失,但仍有约650万美元资金得以保留。Sonne团队正在努力追踪攻击者身份,并已向攻击者提出赏金,希望其归还资金以避免进一步追究。同时,Sonne团队对此事件表示诚挚歉意,并正在与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联系,努力恢复资金。
-
毕马威中国:58%的香港家族辦公室及高淨值人士已作出虚拟资产投资
毕马威中国及Aspen Digital最新调查显示,有92%的香港受访者对虚拟资产投资感兴趣,其中58%的家族办公室及高净值人士已作出相关投资,34%正计划进行相关投资。 此外,60%的受访家族办公室和高净值人士的投资组合中只有不足5%属于虚拟资产,而54%受访者表示有意配置5%至30%于这项资产类别上。
-
Render Network通过集成3D 计算机图形软件工具集Blender的提案投票
5月15日消息,基于去中心化GPU的渲染解决方案提供商Render Network宣布RNP-014的初始社区投票正式关闭,RNP-014的社区投票通过,得到了100%的RENDER SPL票和99.78%的RNDR ERC-20票的支持。目标是将Blender Cycles集成到Render中,以支持全球超过200万Blender用户访问Render的高性能分布式GPU渲染资源,未来RNP-014将加入Render路线图,Blender 3D是一款免费开源的3D计算机图形软件工具集,用于创建动画电影、视觉效果、艺术等。
-
社交dApp Gamic完成180万美元融资
5月15日消息,Web3社区应用程序Gamic宣布已通过多轮融资成功筹集180万美元。此轮融资得到了Binance Labs的孵化和Fundamental Labs的开发支持,同时也获得了Polygon Ventures,Gate.io,Mapleblock,Mulana,Double Peak Group,Momentum6,DWeb3 Capital,LD Capital等多家机构的资金支持。此外,Polygon联合创始人Sandeep Nailwal、Krypto’s Fund、Onega Ventures、Xend Finance联合创始人Ugo Aronu、bitsCrunch创始人Vijay Pravin等知名天使投资人也参与了本轮融资。Gamic的这款社区应用旨在为Web3领域提供全新的互动平台。
-
Miladys、Mad Lads和Pudgies用户将可领取GP空投,需拥有Infinex账户并至少存入50美元
5月15日消息,据社交媒体用户Sybilio称,根据Infinex应用最近批准的提案详情,三个项目将获得显著的资金支持:Miladys将获得2000万GP,Mad Lads将获得1993万GP,Pudgies将获得1955.36万GP。用户需在活动结束后拥有Infinex账户并至少存入50美元USD才能领取这些资金。
-
某交易者14 小时前卖出14004亿枚PEPE,目前持有1,400万美元PEPE
据Lookonchain监测,一位精明的”$PEPE “投资者开始卖出部分”$PEPE”,并从中获利,从 2023 年 12 月 1 日到 2024 年 2 月 12 日,他几乎每天都买入 $PEPE,总共花费 149 万美元买入 1.4T $PEPE,14 小时前,他以 157 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了 140B $PEPE(占总仓位的 10%),他目前持有 1.26T $PEPE (1,400 万美元),总利润超过 1,400 万美元,投资回报率高达 943%。
-
Bitrace:普通用户在透过任何工具产生靓号后,都应确保以多重签署的方式使用
Bitrace在X平台发文称,以专门服务同尾号钓鱼、哈希博彩团体的靓号生成服务商为例,部分商家会透过低价甚至免费策略盗取这类团体生成的地址私钥,以实现“黑吃黑 ”,通常苦主们都是敢怒不敢言。普通用户在透过任何工具产生靓号后,都应确保以多重签署的方式使用,以防止资产被盗。
-
什么是智能合约?
20世纪90年代,Nick Szabo首次提出智能合约的概念。当时,他把智能合约定义为通过结合协议与用户界面,规范和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工具。
Szabo探讨了把智能合约运用于合同协议相关各领域的潜在用途,例如信用体系、支付流程和内容版权管理。
在加密货币领域,智能合约可界定为运行在区块链中的应用或程序。通常,它们作为一种遵循特定规则强制执行的数字化协议发挥作用。这些规则由计算机代码预定义,经所有网络节点复制和执行。
区块链智能合约支持创建去信任化协议。这意味着合约双方通过区块链做出承诺,而无需相互了解或信任。双方确定,如果没有达到条件,合约不会执行。此外,使用智能合约不再需要中间机构,从而显著降低运行成本。
虽然智能合约已由比特币协议支持多年,但借由以太坊创造者兼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之手才普及开来。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区块链实施智能合约的方式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介绍运行在以太坊虚拟机(EVM)中的智能合约,而以太坊虚拟机是以太坊区块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合约如何运行?
简单来说,智能合约是一种确定性程序,会在满足某些条件时,执行特定任务。因此,智能合约系统通常遵循“如果……就……”的条件语句。虽然“智能合约”这个概念已广为人知,但它其实既非法定合约,也不智能。它们只是运行在区块链分布式系统中的一段代码。
在以太坊网络中,智能合约负责执行和管理用户(地址)彼此交互时的区块链操作。智能合约以外的地址称为“外部账户(EOA)”。因此,智能合约由计算机代码控制,而外部账户(EOA)由用户掌控。
以太坊智能合约基本上由合约代码和两个公钥组成。第一个公钥由合约创建者提供,另一个公钥即为合约本身,用作每个智能合约的唯一数字标识符。
所有的智能合约部署都通过区块链交易进行,只有在外部账户(EOA)或其他智能合约被调用时才会激活。但是,智能合约一般由外部账户(EOA),即用户首次触发。
关键特性
以太坊智能合约具有以下常见特征:
分布式。智能合约在以太坊网络的所有节点中复制和分布。这与其他基于中心化服务器的解决方案截然不同。
确定性。满足要求时,智能合约仅执行预先设计的操作。而且,无论由谁执行,结果均保持一致。
自主性。智能合约相对于“自执行”程序,会自动完成各种任务。大多数情况下,未触发的智能合约保持“休眠”状态,不会执行任何操作。
不变性。智能合约在部署后无法更改。只有实现特定功能后,智能合约才可“删除”。所以,我们不妨说,智能合约提供防篡改代码。
定制化。部署之前,智能合约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编码。因此,可用于创建种类繁多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这与以太坊属于图灵完备区块链这一事实息息相关。
去信任化。在无需相互了解或信任的情况下,两方或多方可通过智能合约交互。此外,区块链技术将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透明性。智能合约的基础是公共区块链,因此源代码不仅不可篡改,而且对所有人公开透明。
智能合约是否可更改或删除?
一经部署,以太坊智能合约无法再添加新的函数。但是,只要合约创建者在代码中预留了“SELFDESTRUCT”函数,该函数之后即可“删除”智能合约,并用新合约取而代之。如代码中未预留该函数,则智能合约无法删除。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所谓的可升级智能合约,开发人员对合约的不变性可进行更灵活的操作。创建可升级智能合约的方式多种多样,每种的复杂程度都有所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智能合约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合约。某些部分设计为不可变更,而其他部分启用“删除”函数。也就是说,部分代码(智能合约)可删除和替换,而其他功能保持不变。
优势和用例
作为可编程代码,智能合约高度可定制,设计方式众多,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作为去中心化和自执行程序,智能合约可提高透明度并降低运行成本。根据具体实施情况,智能合约还可提高实施效率并降低繁琐费用。
涉及到两方或多方的资金转账或交易,智能合约尤为实用。
换句话说,智能合约可针对丰富的用例量身打造,包括创建代币化资产、投票系统、加密货币钱包、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游戏和移动App。智能合约还可与其他区块链解决方案共同部署,覆盖医疗保健、慈善、供应链、治理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
ERC-20
以太坊区块链发布的代币遵循ERC-20标准。该标准规定所有以太坊代币的核心功能。因此,这些数字资产通常称为“ERC-20代币”,在现有加密货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许多区块链公司和初创公司都部署了智能合约,以便在以太坊网络中自主发行数字代币。代币发行后,大多数公司通过首次代币发行(ICO)来分配自家的ERC-20代币。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智能合约即可通过去信任化的方式,有效实现资金交易和代币分配。
局限
智能合约由人工编写的计算机代码组成。代码会存在缺陷与漏洞,将带来诸多风险。按照理想的做法,智能合约应由经验丰富的程序员编写部署,涉及敏感信息和巨额资金时更该如此。
除此之外,有人认为中心化系统就能提供智能合约的绝大多数解决方案和功能。主要区别在于智能合约运行于分布式P2P网络中,而不是中心化的服务器。而且,智能合约以区块链系统为基础,因此往往不可篡改或难以更改。
智能合约的不变性优势明显,但在某些情况下却适得其反。例如,去中心化自治组织“The DAO”于2016年惨遭黑客攻击,数百万枚以太币(ETH)不翼而飞,其原因就是智能合约代码存在缺陷。
由于智能合约不可变,开发人员无法修复代码。这最终导致了硬分叉,第二个以太坊链由此诞生。简言之,一条链(当前以太坊区块链的一部分)“恢复”到黑客攻击之前的原样,将资金返还原主。另一条链(现在称为“以太坊经典”)则决定不干预黑客攻击,坚称区块链中发生的事件永远不应并篡改。
需要注意的是,该问题并不是由以太坊区块链造成,而是因智能合约的错误执行所引发。
智能合约的另一局限性则与其不明确的法律效应相关。智能合约在大多数国家都处于灰色地带,而且还不适用于当前的法律框架。
例如,许多合约要求交易双方需通过恰当的实名认证且年龄超过18周岁。但区块链技术具有匿名性,加之缺少中间机构,就会与合约要求相冲突。应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未来或许会出现。但智能合约运行于无国界的分布式网络中,法律执行难度非常大。
弊端
有些区块链爱好者把智能合约视为即将取代现有大部分商业和官僚系统的自治解决方案。虽然这个想法可能会实现,但要成为常态还任重而道远。
智能合约确实是一项有趣的技术。但是,分布式、确定性、透明性和不变性等特征有时反而降低了智能合约的吸引力。
智能合约的本质弊端在于其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诸多现实问题。事实上,有些机构目前使用传统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才是权宜之计。
与智能合约相比,中心化服务器的维护更容易,成本更低,并且在速度和跨网络通信(互操作性)方面往往具有较大优势。
总结
毫无疑问,智能合约对加密货币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确实为区块链领域带来了重大变革。终端用户不一定直接与智能合约交互。但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合约的应用会更广泛,将覆盖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等各个领域。
智能合约和区块链几乎共同颠覆了当今社会的所有领域。但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些突破性技术是否能突破重重障碍,最终实现大规模普及。
-
趋势线详解
什么是趋势线?
在金融市场中,趋势线是指绘制于图表中的斜线。趋势线连接了特定的数据点位,可供图解专家和交易人员轻松了解价格变动情况并掌握市场趋势。
趋势线被视为技术分析 (TA) 领域中最基础的工具之一,被广泛用于股票、法币、衍生品和加密货币市场。
从本质上来说,趋势线的原理类似于支撑位和阻力位,但趋势线由斜线组成,而非由水平直线组成。因此,趋势线有正负斜率之分。通常,斜率越大,趋势越明显。
我们可以将趋势线分为两大基本类别:上涨(上升趋势)和下跌(下降趋势)。顾名思义,上升趋势线是从图表的低位向高位绘制。该线连接两个或更多的点位,如下图所示。
下降趋势线则相反,是从图表的高位往低位绘制。该线连接两个或更多的点位。
因此,两种趋势线的差别体现在绘制趋势线的点位选择。在上升趋势中,趋势线使用图表中的最低点绘制而成(如 K 线图底部形成更高的最低价)。另一方面,下降趋势线是使用最高值绘制而成(即 K 线图顶部形成更低的最高价)。
如何使用趋势线
观察图表中的最高价和最低价,趋势线会显示价格短暂冲击主要趋势的位置,经过测试之后又回到了对其有利的位置。趋势线可以延长,用于预测未来的各种关键水平。趋势线可经受数次测试,只要未突破临界点,则具有分析价值。
尽管趋势线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图表中,但实际上,趋势线在金融图表(基于市场价格)中的应用最为广泛,这是因为趋势线可以让相关人士洞察市场供需情况。毫无疑问,上升趋势线代表购买力不断攀升(供不应求),而在下降趋势线中,价格会呈持续下跌状态,表明购买力不断降低(供过于求)。
但是,在分析之时还要考虑到交易量。例如,如果价格上涨,但交易量下降或相对较低,则可能造成需求虚高的表象。
如前所述,趋势线可用于掌握支撑位和阻力位的具体情况,这是在技术分析领域非常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上升趋势线会显示支撑位,而价格不太可能下跌到支撑位之下。相反,下降趋势线会显示阻力位,而价格不太可能上涨到阻力位之上。
换而言之,如果股价突破支撑位或阻力位,无论是向下突破(对于上升趋势线而言)还是向上突破(对于下降趋势而言),该市场趋势都不再具有分析意义。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这些关键水平无法稳定住趋势,那么市场往往会改变发展方向。
尽管如此,技术分析属于较为主观的领域,因为每个人在绘制趋势线时,所采取的方式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将多种技术分析方式和基础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有效减少风险。
绘制具有分析意义的趋势线
从技术层面说,趋势线可以仅连接图表中的两个点位。但是,大多数图解专家一致认为,趋势线要连接三个或更多的点位才具有分析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前两个点位可用于显示潜力趋势,而第三个点位(在未来得到延长)则可测试有效性。
因此,如果价格触及趋势线三次或以上,而未突破临界点,那么该趋势可被视为具有分析价值。若多次测试趋势线,则表明趋势可能并非仅仅是由价格波动引起的巧合。
量表设置
绘制趋势线时,除了选择足够的点位使趋势线具有分析意义之外,还有必要考虑适当的设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图表设置便是量表设置。
在金融图表中,具体量表可能取决于所示价格的变化方式。其中最常用的两种量表是等差量表和半对数量表。在等差图表中,价格在 Y 轴上下移动时,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变数。另一方面,半对数图表通过百分比的形式体现波动。
例如,在等差图表中,从 5 美元上升至 10 美元的价格波动与从 120 美元上升至 125 美元的线段距离相等。而在半对数图表中,100% 的收益(5 美元上升至 10 美元)将在图表中占据较大版面,而从 120 美元上升至 125 美元仅能体现出 4% 的增长。
绘制趋势线时,务必要结合量表设置进行考虑。因为各种类型的图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因此,趋势线可能略有不同。
总结
尽管趋势线在技术分析领域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但也并非万无一失。绘制趋势线所选用的点位可能会影响其体现市场周期和真实趋势的准确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例如,某些图解专家在绘制趋势线时,仅考虑 K 线图的主体,而忽略其影线。而其他人员则是按照影线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绘制趋势线。
因此,在绘制趋势线时,务必要结合其他制图工具和指标进行考虑。比较著名的技术分析指标包括 Ichimoku Clouds、Bollinger Bands (BB)、MACD、Stochastic RSI、RSI 和移动均线。
-
Stretto网络钓鱼攻击影响了Celsius债权人和其他三家破产公司
法律服务提供商Stretto Inc.遭受黑客攻击,导致Celsius Network LLC)的客户信息被盗,其范围比之前已知的范围更广,总共影响了至少四家公司。 Stretto的一名律师周二在纽约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此次攻击影响了破产的加密货币贷款机构Celsius的债权人,以及Stretto为其提供破产相关行政服务的其他三家公司。该公司表示,4月17日获悉自己成为网络钓鱼攻击的目标。
-
Sonne Finance遭遇攻击损失约2000万美元事件分析
据Beosin Alert监控预警发现, OP链上的Sonne Finance协议遭到黑客闪电贷攻击,攻击者分多次攻击,共造成约2000万美元的损失。分析发现攻击者通过闪电贷借入VELO Token,并通过transfer发送给soVELO合约,多次创建新合约,在新合约中借贷Sonne Finance协议的各种代币,并赎回VELO Token代币,这样反复操作,将所有资金全部盗空。 目前攻击者将资金主要保存在以下地址:0x02FA262开头地址,0x5D0D99开头地址和0xae4A7cD开头地址。
-
Ronin钱包扩展最新版将完全重新编码以解决架构限制问题
5月15日消息,Axie Infinity 联合创始人 Jihoz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Ronin 钱包扩展程序进行了重大更新,完全重新编码以解决之前架构的限制问题。 新架构引入了一些副作用和问题,团队正在分阶段解决,首先优先解决功能行为问题,然后解决非功能性问题(比如延迟和不稳定连接)。 团队预计新更新将在一天内发布,修复许多烦人的问题。包括 Ronin 钱包覆盖 MetaMask、无法在 Aperion 上领取每日签到、无法登录到 Kaidro.com、无法转移大于等于 1000 的代币。
-
Solv Protocol比特币质押量突破1.4万枚
5月15日消息,全链收益和流动性协议 Solv Protocol 推出生息比特币资产 SolvBTC 后,比特币质押量已经突破了 1.4 万枚,协议的总锁仓价值突破 9.3 亿美元,在 DeFi 协议的 TVL 排名中位列第 32 位。SolvBTC 已经上线了 Arbitrum、Merlin Chain 和 BNB Chain,并且在上周正式接入了 zkLink 和 Linea 网络。Solv Protocol 表示,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将 SolvBTC 跨链到 zklink 和 Linea 获得额外收益。 Solv Protocol 的投资者包括 Binance Labs、Blockchain Capital 和野村证券。此外,Solv 目前正在进行积分活动。
-
什么是权益质押?
您可以将权益质押视为一种资源消耗量较低的挖矿替代方案。这种方案涉及将所持资金放入加密货币钱包,为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和运营提供支持。简单来说,权益质押是锁定加密货币来获取奖励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您可以直接从加密货币钱包(例如 Trust Wallet)中质押您的代币。另一方面,许多交易平台为用户提供权益质押服务。币安权益质押可让您以极为简单的方式赚取奖励,只需将您所持有的代币放到交易平台即可。我们后续会做详细介绍。
要深入了解权益质押是什么,您需要先了解权益证明 (PoS) 的运作方式。权益证明是一种共识机制,可让区块链以更节能的方式运行,同时维持相当大程度的去中心化(至少理论上如此)。我们来深入研究权益证明是什么,以及权益质押如何运作。
什么是权益证明 (PoS)?
如果您清楚比特币的运作方式,可能就会熟悉工作量证明 (PoW)。可通过该机制将交易收集到区块中。然后,这些区块会链接在一起,来创建区块链。具体来说,矿工们会争相解出复杂的数学难题,谁先解出难题,谁就有权将下一个区块添加到区块链。
事实证明,工作量证明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机制,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促进达成共识。问题在于,这种机制涉及到大量的任意计算。矿工们争相解出的难题只是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别无其他目的。有人可能会争辩说,从其本身来看,这种过度计算也是无可非议的。此时,您可能在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保持去中心化共识,却无需较高的计算成本?
不妨看看权益证明。主要理念是参与者可以锁定代币(他们的“质押权益”),在特定时间间隔内,协议会随机分配权利给其中一个人,以供验证下一个区块。通常,被选中的概率与代币数量成正比:锁定的代币越多,机会就越大。
这样一来,决定哪些参与者创建区块的因素并不像使用工作量证明那样,是以他们解决哈希挑战的能力为基准,而是取决于他们持有的权益质押代币数量。
一些人可能会争辩,通过权益质押来生产区块能够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这是以太坊网络拟在一组统称为 ETH 2.0 的技术升级中从工作量证明迁移到权益证明的原因之一。
谁创建了权益证明?
早期亮相的其中一种权益证明可能当数 Sunny King 和 Scott Nadal 在其 2012 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的 Peercoin。他们将其描述为“衍生自中本聪比特币的点对点加密货币设计。
Peercoin 网络通过混合 PoW/PoS 机制启动,其中,工作量证明主要用于铸造初始供应代币。但对于网络的长期可持续性来说,这种机制并非必需,其重要性也逐渐降低。事实上,大部分网络的安全性都依赖于权益证明。
什么是委托权益证明 (DPoS)?
该机制的替代版本由 Daniel Larimer 于 2014 年开发,称为委托权益证明 (DPoS) 。这种机制最初用作 BitShares 区块链的一部分,但不久之后,其他网络也采用了这种模型,其中包括 Steem 和 EOS,同样由 Larimer 创建。
用户可通过 DPoS 以投票形式投入其代币余额,其中,投票权与持有的代币数量成正比。随后会使用这些投票来选举代表选民管理区块链的代表,确保实现安全性,并达成共识。通常,权益质押奖励会分配给这些当选的代表们,他们随后会根据选民们所做的个人贡献,按比例将这些奖励分配给选民们。
DPoS 模型允许使用较少的验证节点数量来实现共识。因此,该模型倾向于提高网络性能。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可能导致较低程度的去中心化,因为网络依赖于一小组特定的验证节点。这些验证节点会处理区块链的运作和全面治理。它们会参与达成共识和定义关键治理参数的过程。
简而言之,DPoS 可让用户通过网络的其他参与者来展现他们的影响力。
权益质押如何运作?
正如我们之前所探讨,工作量证明区块链依靠挖矿来向区块链添加新区块。相比之下,权益证明链通过权益质押过程来生产和验证新区块。权益质押涉及到锁定某些验证者的代币,以便协议可在特定时间间隔内随机选择他们来创建一个区块。通常,质押较多数量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当选为下一个区块验证者。
这样可在不依赖专用采矿硬件(如专用集成电路)的情况下生产区块。虽然专用集成电路挖矿需要对硬件投入大量资金,但权益质押需要对加密货币本身进行直接投资。因此,权益证明验证者不是通过计算工作来竞争下一个区块,而是根据他们所质押的代币数量来进行选择。“质押权益”(持有的代币)是激励验证者维护网络安全性的因素。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其所质押的全部代币可能面临风险
每个权益证明区块链都有特定的权益质押货币,一些网络采用双代币系统,会以第二种代币来支付奖励。
从非常实用的层面来看,权益质押只是指将资金放在合适的钱包中。基本而言,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可以执行各种网络功能,来换取权益质押奖励。这也包括向质押池中添加资金,我们很快就会讲到这个。
权益质押奖励如何计算?
三言两语讲不清楚这个问题。每个区块链网络都可能使用不同方式来计算权益质押奖励。
有些会按区块逐一调整,综合考虑多种不同的因素。这可能包括:
验证者所质押的代币数量
验证者主动进行权益质押的时长
质押到网络上的代币总数
通货膨胀率
其他因素
对于其他某些网络,权益质押奖励会确定为固定百分比。这些奖励会分配给验证者,作为对通货膨胀的某种补偿。通货膨胀促进用户消费他们的代币,而非长期持有,这可能会提高其作为加密货币的使用率。但验证者可通过这个模型准确计算出他们能够预期的权益质押奖励。
提供具有可预测性的奖励计划,而非获得区块奖励的概率,可能看起来对一些人利好。由于这属于公开信息,可能会激励更多参与者参与权益质押。
什么是质押池?
质押池是一组代币持有者聚合他们的资源,来提高其验证区块并获得奖励的机会。他们会将各自的质押能力汇聚起来,根据他们对矿池的贡献按比例分享奖励。
设立和维护质押池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专业知识。在准入门槛(技术或财务)相对较高的网络上,质押池往往是最有效率的。因此,许多矿池提供者会从分配给参与者的权益质押奖励中收取手续费。
除此之外,矿池还可为个人质押者带来更大的灵活性。通常,质押权益必须锁定一段固定的时间,协议通常会设置提现或解除绑定的时间。此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为了抑制恶意行为,需要有殷实的最低余额。
大多数质押池所需的最低余额较小,并不会增加额外的提现时间。因此,加入质押池而非单独进行权益质押可能是新用户的理想之选。
什么是冷权益质押?
冷权益质押是指在未连接互联网的钱包上进行权益质押的过程。这可以通过硬件钱包来完成,但也可使用气隙软件钱包来实现。
用户可通过支持冷权益质押的网络在安全地离线持有资金时进行质押。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利益相关者将其代币从冷存储中取出,他们将停止获得奖励。
对于希望在支持网络的同时确保最大限度保护自身资金的大型利益相关者而言,冷权益质押尤其有用。
-
点对点网络详解
什么是点对点 (P2P)?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点对点网络由一组可以储存,共享文档的设备组成。每一个参与者(节点)都相当于一个对等的个体。也就是说,所有的节点都拥有同样的权利并执行相同的任务。
在金融科技领域,P2P通常指代的是通过分布式网络进行数字货币或数字资产交易。一个P2P平台允许买卖双方在没有中间商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交易。有些网站也可以为借贷双方提供P2P的交易环境。
P2P的架构适用于各种场景,但它真正盛行是在上世界九十年代,当第一个文件共享程序诞生时。现今,点对点网络已经成为大多数数字货币的核心,占区块链行业的一大部分。然而,它也被用于其他各种分布式的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网络搜索引擎,流媒体平台,网上市场,以及星际文件系统(IPFS)网络协议。
P2P的工作原理
本质上,一个P2P系统是靠一个分布式网络中的用户所维持的。通常来说,他们没有中央系统管理员或服务器,因为每一个节点都拥有一个文件副本 — 对于其他节点来说就相当于一个用户和一个服务器。因此,每一个节点都能从其他节点那里下载文件或者给他们上传文件。而传统服务器系统的客户端设备需要从中央服务器中下载文件,这就是P2P网络与其他传统服务系统的区别。
在P2P网络中,互联设备共享的文件储存在他们的硬盘当中。并使用软件运用程序来传递共享的数据,用户也可以在其他设备当中找到并下载文件。如果一个用户下载了一个指定的文件,他就能充当该文件源。
换言之,当一个节点充当了一个用户,那他就要从其他节点那里下载文件。但如果他是作为服务器工作,那其他节点就可以在他那里下载文件。实际上,这两种功能可以同时进行(例如,下载A文件以及上传B文件)。
由于每一个节点都能储存,传输和接收文件,并且随着P2P网络的用户群逐渐壮大,它也变得更加快速以及高效。分布式的结构也让P2P系统更能抵抗网络攻击。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P2P网络没有单个故障点。
根据其结构,我们可以将P2P系统归类,其中主要的三种类型是:非结构对等网络,结构化对等网络以及混合对等网络。
非结构化P2P网络
非结构对等网络并不会展现节点的具体架构。参与者之间可以随意交流。这些系统都是耐高频活动的,也就是说几个节点频繁地进出该网络也不会对系统造成任何影响。
虽然非结构对等网络比较容易建立,但它却需要更强大的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因为搜索查询会发送给最多的对等点。特别是如果一小部分的节点能提供所需要的内容,大量的搜索便会涌入到网络中。
结构化对等网络
不同于非结构对等网络,结构化对等网络展现了一个组织架构,它可以让节点有效地搜索文件,即使该文件的内容没有被广泛使用。大多数情况下,搜索是通过使用哈希函数来帮助数据库查找。
相对来说,结构化对等网络会更加高效,因其更能展现高层次的中央集权,并且需要用到更多的启动资金和维护费用。除此之外,结构化对等网络比较不耐受高频活动。
混合对等网络
混合对等网络结合了传统的主从式架构以及点对点架构的某些特征。例如,它可能会建立一个中心服务器来加速各点之间的结合。
不同于其他两种模式,混合对等网络倾向于呈现改良后的总体性能。它结合了各个方式的优点,同时达到了高效性和去中心化。
分布式 VS 去中心化
虽然点对点结构都是分布式的,但是其去中心化的程度却是不相同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点对点网络都是去中心化的。
事实上,很多系统都需要一个中央部门来指导网络活动,或多或少地使其中心化。例如,一些点对点文件分享系统可以让用户从其他用户那里搜索并下载文件,但是他们却不能参与像是一些管理搜索查询的流程。
此外,某些被少量的用户所管控的小型网络也可以说是高度中心化的,尽管它可能没有中性化的基础设施。
点对点在区块链中的作用
在比特币诞生的初期,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将其定义为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比特币以一种电子现金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通过点对点网络,它能够在两个用户之间相互转移,而这需要用到分布式账本,即:区块链。
在区块链中,点对点的架构可以让比特币以及其他数字货币在不需要中间商和任何中央服务器的其况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相互转移。如果任意用户想要参与到验证区块的程序当中,都可以建立一个比特币节点。
因此,在比特币网络中没有任何的银行步骤或者交易记录。取而代之的是,区块链作为一个电子账本,公开地记录了所有的交易活动。基本上,每一个节点都拥有一个区块链副本,并将其与其他节点进行对比,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比特币网络能快速地清除各种错误和恶意的活动。
节点在区块链中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例如,全节点通过共识规则来验证交易,从而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
每一个全节点维持了一个完整的,升级的区块链副本 — 让这些区块链副本可以共同来验证分布式账本的真实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验证节点都是矿工。
优势
区块链的点对点架构有许多优点。更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的主从式架构,点对点网络有更高的保密性。大部分节点几乎都能抵抗损害了许多系统的“拒绝服务(DoS)”攻击。
同样地,由于数据被添加到区块链中需要大部分节点的一致同意,所以攻击者几乎不可能改变数据。尤其是在比特币这样的大型网络中。然而相对较小的区块链则容易受到攻击,因为一个个人或组织往往会控制大量的节点(这也就是51%攻击)。
因此,在多数节点一致同意的前提下,分布式点对点网络使区块链更能抵抗恶意的网络攻击。点对点模式是比特币网络能够实现拜“占庭容错”的主要原因。
除了安全性之外,点对点架构让数字货币区块链避免了中央机构的审查。不像一般的银行账号,数字货币钱包不能够被政府冻结或消耗。个人的支付处理和内容平台也能避免相应的审查工作。一些网上的商家为了避免他们的支付被第三方干预,都采用了数字货币的支付方式。
局限性
尽管它有以上这些优点,但在区块链中使用P2P网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分布式账本必须在每一个节点上进行升级,因此在区块链中增加交易便需要庞大的计算机算力。虽然这提高了安全性,但也大大降低了效率,并且也成为了区块链网络扩展和推广的主要障碍之一。但是,密码学家和区块链开发人员正在研究相关的替代方案,用于解决扩展性的相关问题。几个明显的案例包括“闪电网络”,“以太坊等离子体”和“Mimblewimble协议”。
另一个潜在的限制是关于硬分叉期间可能出现的攻击。由于大多数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和开源的,因此节点可以自由地复制和修改代码并从主链中分离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新的并行网络。硬分叉是完全正常的,并不会形成威胁。但是如果没有适当地采用某些安全措施,这两条链都可能会受到重放攻击的影响。
此外,P2P网络的分布式特性使它们相对难以控制和监管。该问题不仅仅是在区块链中,某些P2P应用程序和公司也同样涉及到侵权等非法活动。
总结
点对点架构可以被开发运用到许多不同的方面,它在区块链中的核心地位也促成了数字货币的诞生。通过在一个大的节点网络中分发交易账本,点对点架构提供了安全性、去中心化和防范监管等优势。
而除了在区块链技术中的优势之外,P2P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分布式计算应用领域,范围包括文件共享网络到能源交易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