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区块链

  •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在改变各行各业,提高了安全性、优化了数据分析、提高了效率并使用户体验更加个性化。
    • 尽管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前景光明,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偏见、集成复杂性和监管问题。应对这些风险需要不同的数据集、细致的规划以及针对不断发展的监管采取积极的方法。

    简介

    在快节奏的技术领域中,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这两个热词经常引起人们关注。这两个术语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听起来很复杂,但二者的结合正在重塑各行业并实现创新的未来。本文将讨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探索用例、潜在好处和一些潜在的风险。

    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个由所有人共享的笔记本,只要是写在上面的内容就永远无法被删除或更改。这就是区块链的本质。区块链就像计算机网络之间共享的透明且安全的数字账本,是所有用户共享的数据库,无需中央机构。

    人工智能:机器背后的脑力

    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就是程序的学习能力。但该术语也可能指智能计算机程序的科学和工程。人工智能使用智能算法模仿人类的智力,是机器背后的脑力,帮助机器学习、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您可以将人工智能视为虚拟助手,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帮助用户并执行各种任务。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热门示例。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用例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重塑各行业并彻底改变传统的流程。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用例多种多样且具有影响力,从增强安全性、透明度到简化数据分析以及自动运行智能合约。在本小节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能带来的绝佳好处。

    增强安全性并预防欺诈

    区块链致力于高度防数据篡改和欺诈活动。分布式网络的基础设施与加密技术相结合,可以为人工智能系统增添一层额外的保障。 

    例如,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被编程为仅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访问某些系统或一组特定的数据。而分布式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合约来强制执行这些条件。

    实际应用中,区块链技术可用于保护各种数据库(例如金融、医疗保健等)。而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可用于提高分析和管理区块链数据的效率。

    去中心化数据存储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这对人工智能系统来说十分有用,因为AI通常依赖大量的数据集。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型还可以与加密技术相结合,提供防篡改性并提高数据隐私性。

    供应链管理

    管理产品从创建到交付的过程涉及复杂的流程网络。区块链为供应链带来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而人工智能通过分析生成的大量数据、报告潜在的库存问题、识别模式并优化整个流程来完善流程网络。其结果是形成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并提高生产率。

    智能合约和自动化

    智能合约是根据预定义规则自动执行的合约。人工智能使这些合约更加智能。例如,嵌入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合约可以基于实时数据分析自动执行任务。这一结合使自动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降低了对中介机构的需求并提高了效率。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

    安全性提高

    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加上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和检测异常的能力,形成了强大的安全机制。这一组合降低了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从而培养了人们对数字交易的信任。

    效率提高

    区块链的透明账本和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能力相结合,可以简化流程。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做出更快的决策。

    个性化体验

    人工智能依靠数据蓬勃发展,而区块链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一结合使企业能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体验,从定制的产品推荐到定制的服务。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潜在的风险

    人工智能算法偏见

    虽然人工智能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其算法的公正性是基于训练时使用的数据。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见,则可能反应在人工智能做出的决策上。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降低偏见的影响来避免出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解决人工智能偏见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多样化且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并结合稳健的测试程序和持续的监控。

    集成挑战

    集成这两种复杂的技术也会带来一些挑战。组织在调整现有系统来适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组合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战胜集成挑战需要细致的规划和技术专业知识。

    监管问题

    与其他任何变革性技术一样,二者的结合也会遇到监管和合规问题。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特性可能会逐渐超出监管机制范围,在数据隐私和法律合规方面构成潜在的风险。

    结语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有着无限的可能。我们在此探讨了这些技术可能会提高安全性、提高效率以及个性化用户体验的几种潜在场景。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人工智能算法偏见和集成的复杂性等问题。

    随着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测各行业将发生突破性发展。从带来金融交易革命到创建更智能、更高效的供应链,未来可能会实现令人瞩目的创新。

  • 什么是区块链网络拥塞?

    • 当提交到网络的交易数量超过其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区块链网络拥塞。
    • 交易活动增加、区块规模较小以及出块时间较慢都会导致网络拥塞。
    • 网络拥塞会导致交易手续费增加、交易确认速度减慢以及用户体验差等。
    • 2023年春季,与BRC-20代币相关的交易活动激增,比特币网络变得十分拥堵,导致待处理交易数量和手续费飙升。

    什么是网络拥塞?

    当提交到网络的交易数量超过其处理这些交易的能力时,就会发生网络拥塞。这一现象有多种诱因,包括市场波动性在内的外部因素,以及区块规模和出块时间等内在网络特征。

    在我们深入剖析细节前,研究区块添加到区块链的过程至关重要。

    区块链技术如何运作?

    区块链是由区块组成的链,每个区块都包含用户创建的交易数据。每个添加到链上的新区块都是永久且不可改变的。

    这些区块在去中心化网络上的节点上传播,每个区块都存储了一份区块链副本。区块链在密码学和博弈论的作用下形成了像比特币与以太币这样的加密货币支柱。

    为充分理解区块链网络为何会拥塞,我们需要探索影响网络处理交易能力的关键概念:内存池、候选区块、确定性以及最长链规则。

    什么是“内存池”?

    内存池指包含在下一个区块中的未确认交易的集合。

    例如,一笔交易在比特币网络上广播时,不会立即添加到区块链上。相反,它首先会进入“mempool”(内存池)(memory pool的缩写),本质上是所有待处理交易的等待区域。一旦某笔交易已确认,它将会从内存池中删除。

    什么是“候选区块”?

    候选区块,又称“提议区块”,是矿工或验证者提议添加到区块链中的区块。这些区块含已广播到网络但尚未添加到区块链上的未确认交易。

    候选区块如要成为确认区块,则必须根据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挖矿或验证。例如,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让矿工相互竞争,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第一个解决难题的矿工可以将他们的候选区块添加到区块链中并获得奖励。

    以太坊的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是随机选择验证者来提议候选区块。由其他验证者证明区块的有效性。当一个区块的证明足够多时,该区块将从候选区块转变为确认区块。

    什么是区块链的“确定性”?

    确定性指交易或操作无法再更改或撤销。一旦交易达成确定性,就将永远记录在区块链上,无法更改或删除。

    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交易会广播到网络上并添加到内存池中。矿工从内存池中选择并验证交易,并将交易包含在要添加到区块链上的新区块中。包含在该区块中的交易被视为已确认,但理论上其他矿工仍有可能挖掘竞争区块。

    交易的确定性随着确认区块的数量的增加而增长。当额外六个区块被附加到含这些交易的区块中时,比特币交易通常将被视为“确定”。以太坊的出块时间较短,因此建议进行多次确认以达到与“确定性”相似的信任水平。

    什么是“最长链”规则?

    如上所述,多个矿工可以在相似的时间段内生产新的有效区块。这可能会导致区块链出现分叉。

    “最长链”规则是指区块链的有效版本是投入最多计算工作的版本(通常是由区块组成的最长的链)的原则。这将导致较短的链上的“有效”区块(通常成为孤块或陈腐区块)被丢弃,所含的交易也将被退回内存池。

    以太坊网络使用工作量证明(PoW)时,也采用最长链原则。2022年以太坊转变为权益证明(PoS)后,该网络采用了一种更新的分叉选择算法来衡量链的“权重”,即验证者投票的累积总和,投票权重由验证者质押的以太币余额进行加权。

    是什么导致了区块链网络拥塞?

    当提交到网络的交易数量超过其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发生区块链网络拥塞。

    以下是可能导致区块链网络拥塞的几个原因:

    需求增加

    随着向区块链提交交易的人越来越多,内存池中的未确认交易数量可能会超过单个区块中可以包含的数量。区块规模与出块时间有内在限制的区块链尤其受此原因影响。

    价格骤然波动可能会导致交易量增多,进而引起交易活动激增或大规模的广泛应用周期。

    区块规模小

    每个区块链都有区块规模定义,即区块的最大规模。区块规模限制了一个区块可以包含的交易数量。

    例如,比特币最初设计为区块规模限制为1兆字节(MB)。2017年,比特币进行了名为隔离见证即SegWit的升级,以增加交易吞吐量。此次升级理论上将区块规模限制增加到4MB。

    如果交易数量超过此限制,就会导致网络拥塞。

    出块时间慢

    出块时间指新区块被添加到区块链上的频率。比特币大约每10分钟添加一个新区块。如果以更快的速度创建更多数量的交易,则交易就会积压。

    网络拥塞的后果是什么?

    区块链网络拥塞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后果,阻碍网络的平稳运行。

    交易手续费增加

    根据奖励机制,矿工会优先考虑所付手续费更高的交易。因此当区块链网络发生拥塞时,用户通常需要支付更高的交易手续费来激励矿工优先处理自己的交易。这可能会导致使用区块链的手续费比平时昂贵,尤其是处理小额交易时。

    交易确认时间延迟

    网络拥塞会导致交易确认和最终确定的等待时间增加。极端情况下,交易可能在数个小时、数天甚至更长时间内都无法确认。这可能会让用户感到失望。

    用户体验差

    高额的手续费与缓慢的确认时间可能会导致交易体验差,从而降低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与可用性。

    市场波动

    拥塞可能会放大不确定性并加剧市场波动。如果许多用户想出售一种加密货币,但网络十分拥堵,处理这些交易需要很长时间,可能会导致用户恐慌,更想快速抛售他们的资产。

    还有诸如安全风险、网络中心化风险等其他后果。具体来说,确认时间可能会导致出现双花问题的风险增加,而较高的手续费可能会导致挖矿力算力的中心化。

    网络拥塞示例

    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都发生过严重的网络拥塞。

    比特币网络拥塞

    比特币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价格飙升,导致了迄今为止最著名的网络拥塞事件之一。比特币突然之间大受欢迎,导致了需求与交易飙升,进而造成了交易严重延迟以及交易手续费激增的现象。平均交易手续费一度超过50美元。

    2023年春季,与BRC-20代币相关的交易活动激增,比特币网络变得十分拥堵,导致待处理交易数量和手续费飙升。未确认的交易一度记录了400,000笔,导致内存池遭遇瓶颈。交易手续费在几周内增加了300%。

    以太坊网络拥塞

    以太坊网络拥塞的著名示例发生在2017年,当时“谜恋猫”项目走红,极大地降低了网络速度。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繁荣也曾引起网络拥塞,导致燃料费价格上涨。

    任何区块链网络都可能会变得拥塞。但比特币和以太坊网络的拥塞较其他区块链来说更引人注目,因为二者更受欢迎、更重要,拥塞影响的范围更广。

    缓解网络拥塞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网络拥塞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方法有许多,但每种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

    增加区块规模

    增加区块规模后,每个区块可以处理更多笔交易,从而有效增加网络的吞吐量。但区块增大意味着在网络中需要更长的时间传播,增加了临时分叉的风险;同时也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导致更加中心化。

    减少出块时间

    减少出块时间可以使网络以更快的速度处理交易。然而,出块时间减少会增加孤块的数量,有可能危及安全。

    Layer 2解决方案

    链下解决方案处理主区块链以外的交易,并在链上记录其最终状态。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和以太坊的等离子体就是链下解决方案示例。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提高可扩展性,但实施起来很复杂,并且会引起额外的安全问题。

    分片

    分片是将区块链分为较小的几个碎片的技术,每个碎片都能处理交易和智能合约。这一方法可以显著增加网络的容量。但与Layer 2解决方案类似,分片增加了复杂性,可能会引起额外的安全风险。

    其他有望解决网络拥塞问题的解决方案有手续费调整和扩展解决方案,包括乐观汇总(Optimistic Rollup)和零知识汇总(Zero-knowledge Rollup)。普遍认为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比工作量证明(PoW)速度更快。

    结语

    区块链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因此网络拥堵问题会愈发突出。网络有效处理大量交易的能力对于其广泛应用与可用性至关重要。尤其对致力于促进实时日常交易的区块链系统更加重要。

    在区块链网络拥塞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的同时,社区在继续开发缓解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也是针对增强区块链可扩展性的研究一直处于行业重要地位的原因。

  •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摘要

    •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在改变各行各业,提高了安全性、优化了数据分析、提高了效率并使用户体验更加个性化。
    • 尽管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前景光明,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偏见、集成复杂性和监管问题。应对这些风险需要不同的数据集、细致的规划以及针对不断发展的监管采取积极的方法。

    简介

    在快节奏的技术领域中,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这两个热词经常引起人们关注。这两个术语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听起来很复杂,但二者的结合正在重塑各行业并实现创新的未来。本文将讨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探索用例、潜在好处和一些潜在的风险。

    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

    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个由所有人共享的笔记本,只要是写在上面的内容就永远无法被删除或更改。这就是区块链的本质。区块链就像计算机网络之间共享的透明且安全的数字账本,是所有用户共享的数据库,无需中央机构。

    人工智能:机器背后的脑力

    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就是程序的学习能力。但该术语也可能指智能计算机程序的科学和工程。人工智能使用智能算法模仿人类的智力,是机器背后的脑力,帮助机器学习、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您可以将人工智能视为虚拟助手,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帮助用户并执行各种任务。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热门示例。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用例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重塑各行业并彻底改变传统的流程。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用例多种多样且具有影响力,从增强安全性、透明度到简化数据分析以及自动运行智能合约。在本小节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能带来的绝佳好处。

    增强安全性并预防欺诈

    区块链致力于高度防数据篡改和欺诈活动。分布式网络的基础设施与加密技术相结合,可以为人工智能系统增添一层额外的保障。 

    例如,人工智能模型可以被编程为仅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访问某些系统或一组特定的数据。而分布式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智能合约来强制执行这些条件。

    实际应用中,区块链技术可用于保护各种数据库(例如金融、医疗保健等)。而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可用于提高分析和管理区块链数据的效率。

    去中心化数据存储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这对人工智能系统来说十分有用,因为AI通常依赖大量的数据集。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型还可以与加密技术相结合,提供防篡改性并提高数据隐私性。

    供应链管理

    管理产品从创建到交付的过程涉及复杂的流程网络。区块链为供应链带来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而人工智能通过分析生成的大量数据、报告潜在的库存问题、识别模式并优化整个流程来完善流程网络。其结果是形成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并提高生产率。

    智能合约和自动化

    智能合约是根据预定义规则自动执行的合约。人工智能使这些合约更加智能。例如,嵌入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合约可以基于实时数据分析自动执行任务。这一结合使自动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降低了对中介机构的需求并提高了效率。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

    安全性提高

    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加上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和检测异常的能力,形成了强大的安全机制。这一组合降低了数据泄露和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从而培养了人们对数字交易的信任。

    效率提高

    区块链的透明账本和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能力相结合,可以简化流程。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还能做出更快的决策。

    个性化体验

    人工智能依靠数据蓬勃发展,而区块链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一结合使企业能够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体验,从定制的产品推荐到定制的服务。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潜在的风险

    人工智能算法偏见

    虽然人工智能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其算法的公正性是基于训练时使用的数据。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见,则可能反应在人工智能做出的决策上。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降低偏见的影响来避免出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解决人工智能偏见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多样化且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并结合稳健的测试程序和持续的监控。

    集成挑战

    集成这两种复杂的技术也会带来一些挑战。组织在调整现有系统来适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组合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战胜集成挑战需要细致的规划和技术专业知识。

    监管问题

    与其他任何变革性技术一样,二者的结合也会遇到监管和合规问题。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特性可能会逐渐超出监管机制范围,在数据隐私和法律合规方面构成潜在的风险。

    结语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有着无限的可能。我们在此探讨了这些技术可能会提高安全性、提高效率以及个性化用户体验的几种潜在场景。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人工智能算法偏见和集成的复杂性等问题。

    随着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测各行业将发生突破性发展。从带来金融交易革命到创建更智能、更高效的供应链,未来可能会实现令人瞩目的创新。

  • 什么是许可型区块链与非许可型区块链?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非许可型区块链。如果您达到了具体要求,甚至可以参与他们的共识机制。比特币、以太坊、BNB Chain都非许可型区块链,它们通常具有透明和去中心化的特点。

    许可型区块链必须受到邀请才能加入。许可型区块链常应用于私人企业,为某些使用场景量身打造。权力掌握在少数可以做出大部分网络决策的验证者手中。透明度或许会受到影响,但网络更新速度和可扩展性往往大幅提升。

    简介

    您是否思考过正在使用的区块链属于哪一个类型?除了工作量证明(PoW)和权益证明(PoS),还可以怎么分类呢?事实上,区块链可被划分为许可型和非许可型。理解这两种类型有助于您深入了解区块链的特点及其高度的流动性。

    什么是许可型区块链与非许可型区块链?

    区块链不止一种类型。区分区块链类型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判断该链属于许可型还是非许可型。您或许早就熟悉非许可型区块链的类别,对于非许可型区块链,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使用和运营,也可以直接使用网络并参与验证过程。比特币BNB Chain以太坊都属于非许可型区块链。

    许可型区块链上用户必须受到许可方可加入。许可型区块链常应用于私人场景,如某个组织或企业内部。例如某个公司针对其供应链系统,可能会使用Hyperledger Fabric区块链框架创建许可型区块链。如果您想加入该网络,需要专门获得管理员允许。

    历史和背景简介

    区块链技术可以追溯到中本聪比特币白皮书时期。该白皮书中介绍的区块链技术属于非许可型区块链,相互之间未联合的用户在链上产生共识。由于比特币模式影响了多代区块链,非许可型区块链趋势仍在继续。比特币及随后其他加密货币传递的价值观和精神与公用的非许可型区块链完美契合。

    区块链的特点对于私人场景的应用同样具有吸引力。区块链的不变性、透明度(在某些方面)、安全性,让人们想要创建一个准入限制更高的网络。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区块链开发者创建了许可型区块链框架,也有人为第三方量身定制了区块链。前文提到的Hyperledger Fabric就属于许可型区块链框架。Quorum、MultiChain、Ethereum Geth也为企业提供许可型区块链框架。

    主要特点

    以下特点并不总适用于所有许可型和非许可型区块链。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区块链都符合这些明显特点。

    许可型非许可型
    透明有限完全透明
    用户仅限受邀用户任何人
    数字资产/代币稀有常见
    共识更新过程时间短时间长
    可扩展性可控不易控
    网络权限中心化去中心化

    优缺点

    非许可型区块链的优点

    1. 去中心化的潜力。并非所有非许可型区块链都是去中心化的,但它们通常具有高度去中心化的潜力。用户在其能力范围内可随意加入共识机制或使用非许可型区块链网络。
    2. 集体共识。用户可积极参与并更改网络设置。验证者和网络用户享有高度投票权,更改若产生分歧可能会导致区块链分叉
    3. 易于访问。非许可型区块链网络易于访问,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创建钱包加入其中。

    非许可型区块链的缺点

    1. 可扩展性低。非许可型区块链需要面对庞大的用户群与高流量负担。如要升级网络以提高可扩展性,必须通过集体共识才能有效实现。
    2. 恶意攻击。任何人均可加入非许可型区块链,此类网络始终面临恶意攻击。
    3. 过度透明。非许可型区块链上信息多可公开查阅,导致潜在的隐私和安全问题。

    许可型区块链的优点

    1. 可扩展性高。许可型区块链往往由某个对验证者具有一定控制权的实体运行,升级网络相当轻松。
    2. 随意定制。许可型区块链可专为某个特定目标创建,从而高效实现某个特定功能。如需更改设定,也可轻松实现。
    3. 有节制的透明度。许可型区块链运营商可根据使用场景,调整合适的网络透明度。
    4. 仅限受邀用户。您可以精准地控制加入许可型区块链的人群。

    许可型区块链的缺点

    1. 中心化。权力可能只掌握在由区块链所有者选择的某个中央实体或少数验证者手中,这意味着网络中的决定可能不会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
    2. 易受攻击。许可型区块链往往验证者较少,他们的共识机制更易受到攻击。
    3. 审查风险。许可型区块链运营商串通或更新网络时会招致审查风险。如果足够多的参与者同意这种做法,区块链上的信息可能会被更改。

    我该选择许可型区块链还是非许可型区块链?

    答案很简单。如果您想要创建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网络,那么您需要选择非许可型区块链。然而,创建一条非许可型区块链并不意味着您必须遵循标准的原则和目标。事实上,您创建的区块链可以同时实现中心化和无许可化。如果您愿意,您也可以增加非许可型区块链的隐私度。

    如果您想在私人场景中应用区块链,如企业或政府内部,许可型区块链往往更加适合。同样,您创建的许可型区块链也可以不符合传统许可链的特征,完全做到公开透明。

    结语

    作为加密货币投资者或交易者,您可能只会接触到非许可型区块链,但是了解非许可型区块链和许可型区块链的区别有利无害。人们很容易对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产生单一的看法,认为其就应该是透明、公开、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模型。但这些要素都可以更改——事实上,很多私人企业都采用了不符合传统规范的许可型区块链。

  • 区块链与Web3之间是什么关系?

    互联网从“只读”Web 1.0发展成当前由社交驱动的参与式Web 2.0。如今,我们逐步迈向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即Web 3.0,在数字资产领域通常称为“Web3”。进入Web3时代,人们有望拥有数字物品,轻松在线交易,并能加强对个人数据的控制。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已经打造出适用于Web3的产品。例如,用户可以点对点(C2C)支付,并用加密货币钱包收集数字物品。众多区块链项目具有去中心化特性,人人均可使用。

    导语

    崭新的Web3互联网有望解决当前的网络弊病,例如少数中心化社交媒体平台手握集权,擅用用户个人数据等,数字资产则可成为Web3的固有组成部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性质有助于分配通信权力,而非将权力授予中央机构。

    数字资产为Web3带来原生数字支付,还能编程设定为代币,在数字经济系统中发挥广泛作用。通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区块链与加密货币能让Web3更趋于以社区为中心。 

    Web3与Web2有何不同?

    互联网的主要发展进程通常按质变分为Web1、Web2和Web3阶段。在Web1时代,用户无法更改在线数据或上传自创内容到交互网站。当时的互联网由静态HTML页面组成,可以实现简单的单向体验,例如浏览信息论坛等。

    Web1让用户可以进行内容消费和简单交互。而Web2则逐渐发展为交互性更强的互联网,用户能更多地参与内容自创。这些在线交互模式主要由社交媒体推动,Web2见证了新兴中心化科技巨头的崛起。

    当前Web2的缺陷日渐暴露,其生态系统再次历经变革。例如,互联网用户愈发重视数据跟踪和所有权,以及审查制度问题。

    各大中心化公司开始干预制止特定用户和组织自行搭建平台,集权力量昭然若揭。各大Web2公司还利用数据让网络留存用户,投放满足第三方利益的定向广告。受此类经济激励驱动,这些公司的行为不一定符合用户的最大利益。

    Web3的愿景是向更美好的互联网时代迈进新的一步,其核心承诺包括让在线平台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以及无许可化。Web3或将实现数字所有权、数字原生支付,以及抗审查性,为网络产品和服务树立新标准。

    区块链与加密货币自身具有去中心化特性,允许所有人记录链上信息,代币化资产并创建数字身份。因此,二者完全足以成为Web3的关键技术。 

    区块链与加密货币要如何融入Web3的理念?

    去中心化:如上所述,Web2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权力和数据集中在少数主要参与者手中。区块链与加密货币能推进信息和权力的广泛分配,使Web3去中心化。Web3利用区块链驱动的公共分布式账本即可提高透明度和去中心化。

    无需许可:基于区块链的项目用开源可用的代码代替传统公司的专有系统。搭建在区块链中的应用程序具有无需许可的性质,允许世界各地的所有人不受限地访问并与之交互。

    去信任化:区块链与加密货币免除了信任银行或个体中间机构等第三方的必要。Web3用户无需信任其他任何实体,只需信任网络本身即可交易。

    支付渠道加密货币可用作Web3的原生数字支付基础架构。数字资产真正实现无国界,无需中间机构,有望改善Web2昂贵且庞大的支付基础架构。

    所有权:加密货币已提供诸如自托管型加密货币钱包之类的工具,无需中间机构介入,用户即可存储资金。用户还可绑定钱包与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以多种方式使用资金或展示个人的数字物品。所有人都能通过透明公开的公共账本验证这些资金和物品的所有权。

    抗审查性:区块链具有抗审查性,也就是说,任何一方均无法单方面更改交易记录。记录添加到区块链中后,几乎无法删除。该特性有助于保护各种言论免受政府和企业审查。

    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是否对Web3至关重要?

    Web3或许会依赖与区块链或加密货币无关的技术。例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物联网(IoT)以及元宇宙等都将成为互联网新时代必不可少的技术。区块链会在Web3基础架构方面发挥更多作用,但以上这些技术和解决方案将让互联网更具沉浸感,并与现实世界相连。

    物联网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设备,增强现实将数字视觉元素嵌入现实世界,虚拟现实则构建计算机生成的环境,并由数字资产物品进行填充。最终,这些技术将扩展和整合,让Web3成为真正统一的元宇宙。

    加密货币可提供原生数字支付渠道等,而效用代币则能解锁Web3的一系列重要用例。此外,非同质化代币(NFT)能有效验证数字领域的身份和所有权,并且不会影响到用户对个人数据的控制。

    拥有加密货币与区块链的Web3将会是怎样的状况?

    区块链技术将是Web3的一大基石,而用户甚至可能对此毫无察觉。只要构建在区块链中的应用程序直观且易于用户使用,人们就不会多想其底层基础架构,正如我们鲜少考虑数据服务器和互联网协议是各种日常社交媒体平台的基础。

    用户可向他人展示NFT数字收藏品,并借助NFT创建和保持唯一数字身份。NFT还可用作其他实用功能,例如在线游戏中很多关键流程的基础。

    通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区块链与加密货币可以改变Web3用户协调和执行集体行动的方式。无需中央决策机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能帮助人们围绕共同利益进行组织。代币持有者则投票决定集体行动的最佳方案。此外,所有活动和投票都在区块链中可见。因此,去中心化自治组织能推进Web3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和以社区为中心的程度。

    总结

    Web3有望解决当今互联网的重大问题,并尽量扼制科技巨头的权力。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个远大愿景,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尽管如此,下一次网络迭代的核心技术确实已在开发之中。

    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旨在促进去中心化、无需许可以及去信任化的交互,因此常被视为是最有望引领Web3变革的关键技术。此外,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以及物联网等网络关键组成部分不存在竞争关系,反而各项技术强强联合才能成为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

  • 零知识证明概念及其对区块链的影响

    零知识证明概念及其对区块链的影响

    本文由社区供稿,作者为Manta Network的联合创始人Kenny Li;Manta Network是一个由零知识证明技术提供支撑的可编程隐私Layer 1协议。

    摘要

    零知识证明(ZKP)是一种密码学技术,它允许在不泄露信息本身的情况下验证一条信息的真实性。该技术对于提升区块链、加密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隐私和安全性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许多DeFi项目已经将ZKP应用至借贷和交易等服务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隐私和安全性。许多Layer 1区块链正在添加基于ZKP的汇总或零知识以太坊虚拟机(zkEVM)。随着零知识证明应用的采用率日益提升,其有望在区块链和Web3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零知识证明的运作原理

    零知识证明方法可使一方(证明者)在不泄露任何额外信息的情况下向另一方(验证者)证明一项陈述的真实性。当存在敏感信息且证明者不希望验证者访问信息时,这一点尤为有用。

    证明者只需提供其可以生成的数学证明,而验证者可以使用此证明来验证陈述的真实性,但无法使用此证明来重构原始信息。

    假设一条隧道拥有两个入口A和B。有一扇上了锁的门,用密码封锁住了唯一的路径,阻止人们从隧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从A到B)。您知道密码,且希望将密码卖给想进入隧道的X。

    您希望她在得到密码之前先付款,而她却想让您先证明您真的知道密码。在此种情况下,她可以站在隧道前面,看着您走进其中一个入口,然后从另一个入口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她可以确信您真的知道密码。

    为何要使用零知识证明?

    零知识证明之所以能够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得到追捧,是因为人们在数字交易中对隐私和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既能验证交易又不泄露敏感信息的方法,而ZKP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近年来,零知识证明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和兴趣,许多采用ZKP的协议已经推出,主流区块链也已开发出了零知识汇总。在2022年开发者大会(DevCon)上,超20%的讨论均围绕零知识证明技术展开,表明该技术广受欢迎。

    关键发展

    零知识证明的一个关键发展是越来越多地使用一种特定类型的ZKP – 简洁非交互零知识证明(zk-SNARK)。zk-SNARK已广泛应用于各类DeFi App,例如私人代币交易和屏蔽借贷。零知识证明的另一个主要发展是通过零知识汇总(zkRoll-up)更加注重可扩展性和性能。

    zk-SNARK

    简洁非交互零知识证明(zk-SNARK)是一种特定类型的零知识证明,它允许在不透露关于陈述本身的任何信息的情况下验证陈述。

    zk-SNARK已应用于Zcash和JP Morgan Chase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等应用。此外,它还用于向服务器安全验证客户身份。

    zkRoll-up

    zkRoll-up是一种区块链网络扩容解决方案,它可以将一批多笔交易汇总为一笔规模更大的单笔交易,然后将其记录在区块链上。例如,BNB Chain于2022年推出了基于zkRoll-up架构的zkBNB测试网

    zkBNB可以将数百笔交易捆绑成一批链下交易,并生成一个密码证明以证明所有交易的有效性。zkRoll-up在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之间达成了某种平衡,适用于大规模、低延迟的设置。

    零知识证明的用例

    零知识证明的用例很多,其中一些已经实现,而其他的则有望在未来成为现实。ZKP的一些主要用例包括:

    数字身份认证

    零知识证明可用于验证用户身份,而不会泄露任何敏感的个人信息。这在数字投票系统等应用中可能十分有用,因为该场景要求在不损害选民匿名性的情况下核实选民身份。

    保护隐私的交易

    实现保护隐私的交易是零知识证明在加密货币领域中的热门用例之一。例如,Manta Network的MantaPay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便采用了ZKP,使用户得以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上进行交易,而无需透露其身份或交易细节。这样一来,用户在维护自身隐私的同时,仍可以使用该平台进行交易。

    屏蔽交易

    Zcash是一种使用零知识证明来实现屏蔽交易的加密货币。在此类交易中,发送者和接收者地址以及交易金额可对公共区块链屏蔽,提升了用户交易的隐私性。

    代币化和所有权验证

    零知识证明也可用于将资产进行代币化并验证其所有权证明。例如,一项财产可进行代币化,且任何一方均可在不公开透露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验证其所有权。

    遵守全球法规

    一些国家在收集和分享金融信息方面设有严格的法规,而去中心化平台可能很难遵守这些法规。零知识证明可用于与监管机构共享所需信息,同时对其他各方保密。

    这将有助于弥合去中心化平台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差距,降低DeFi遵守各司法管辖区内法规的难度。

    零知识证明在区块链领域的未来

    未来零知识证明可能会带来新的技术创新。一些与ZKP相关的值得关注的未来发展包括:

    跨链隐私层

    随着区块链和DeFi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与演变,对不同区块链网络之间互操作性的需求日益增加。跨链隐私层将允许人们在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上进行交易,同时保护相关各方的隐私。

    zk-STARK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是zk-STARK(零知识可扩展透明知识论证)使用的增加,这是一种较新的零知识证明,被认为比zk-SNARK更安全高效。与zk-SNARK相比,zk-STARK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验证速度更快,且无需可信设置。

    用户友好的工具包

    零知识证明技术可能较为复杂,并非所有开发团队都具备密码学这一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用户友好的ZKP工具包有助于弥补这一差距,可降低不同背景的开发人员使用该技术的难度。

    零知识证明的局限性

    零知识证明提供了一种在保护隐私的同时验证信息真实性的独特方法,但这种验证并非100%准确。虽然当证明者撒谎时验证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但用户应该意识到ZKP并非100%可靠。

    此外,零知识证明使用的算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在某些类型的ZKP中,密集计算必不可少,因为它们需要验证者和证明者之间进行诸多交互。而在另一些类型的ZKP中,这些算法的计算量非常大,可能会限制ZKP的应用。

    cc49b2a7e0244cc0863662886a2de22c

    结语

    零知识证明因其独特的隐私保护特性和扩展潜力而迅速受到关注。随着该项技术在区块链、加密货币和DeFi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可能带来更多创新服务,从而极大地造福于用户。零知识证明有望在创建更安全、更私密、更高效的DApp生态系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什么是区块链中的Layer 1?

    摘要

    (如比特币、币安链、以太坊),以及这些网络的基础架构。Layer 1区块链无需其他网络参与,即可验证并完成交易。提升Layer 1网络的可扩展性非常困难,比特币就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人员创建了依靠Layer 1网络的安全性和共识运作的Layer 2协议。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就是Layer 2协议的一个典型例子。闪电网络允许用户先进行自由交易,随后再将其写入主链。

    导语

    Layer 1和Layer 2这两个术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区块链、项目和开发工具的架构。如果您曾好奇Polygon和以太坊之间、Polkadot和它的平行链之间是何种关系,那么了解不同的区块链层次有助于解开谜团。

    什么是Layer 1?

    Layer 1网络是底层区块链的别称。币安智能链(BNB)、以太坊(ETH)、比特币(BTC)和Solana都属于Layer-1协议。我们称之为Layer 1,是因为它们是所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网络。与之相对的链下解决方案和Layer 2解决方案都是在主链上搭建的。

    换言之,Layer 1协议能够在自身的区块链上处理并完成交易,同时自带用于支付交易费用的原生代币

    Layer 1扩容

    Layer 1网络普遍存在难以扩容的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比特币和其他大型区块链都在力图加快交易的处理速度。比特币使用的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PoW兼顾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但在交易高峰期,网络运行速度仍会下降,从而导致交易确认时间延长,费用上涨。

    多年以来,区块链开发人员一直在研究可拓展性解决方案,但是至今仍未就最优替代方案达成一致。Layer 1扩容的可选方案包括:

    1.扩大区块规模,使每个区块能够处理更多交易。

    2.更改共识机制。即将上线的以太坊2.0版本就采用了这一方案。

    3.实施分片, 分割数据库。

    改进Layer 1需要大费一番周折。很多情况下,不是所有网络用户都会同意这样的变更。这么做可能会导致社区分裂,甚至发生硬分叉。2017年比特币分裂出比特币现金就是硬分叉的后果。

    隔离见证(SegWit)

    比特币的SegWit(隔离见证)是Layer 1扩容解决方案的一个例子。隔离见证通过改变区块数据的组织方式(将数字签名从交易数据中移除)增加了比特币的吞吐量。这么做可以释放区块空间,使每个区块能够处理更多交易,而且不会影响网络的安全。Segwit是通过反相兼容的软分叉实施的。这意味着,还没有通过更新来包含隔离见证(SegWit)的比特币节点仍能处理交易。

    什么是Layer 1分片?

    分片是一种常见的Layer 1扩展解决方案,可用于增加交易的吞吐量。这是一种数据库分割技术,可以应用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网络连同上面的节点一起被分割成不同的分片,以此平摊工作量并提升交易速度。每个分片处理整个网络的一部分活动,即每个分片都有自己负责的交易、自己的节点和独立的区块。

    分片后,无需在每个节点上保存完整的区块链副本。每个节点会将完成的工作写入主链,实时共享本地数据,包括地址余额和其他关键参数。

    Layer 1与Layer 2对比

    Layer 1存在一些无法突破的瓶颈。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区块链主网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实施某些变更。例如,以太坊正在升级过渡到权益证明(PoS)系统,但是整个流程已耗时数年。

    由于可扩展性问题,Layer 1本身并不适合某些用例。比特币网络的交易流程耗时过长,现实中不可能在网络上运行任何区块链游戏。但是,游戏的开发人员可能仍然想利用Layer 1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属性。那么,最佳办法就是在这一网络上构建Layer 2解决方案。

    闪电网络

    Layer 2解决方案以Layer 1为构建基础,并依靠Layer 1完成交易。闪电网络就是一个著名的示例。在流量高峰期要花费数小时才能在比特币网络上完成一笔交易。而闪电网络允许用户在主链下使用比特币进行快速支付,稍后再将余额提交至主链。这样可以将所有人的交易汇总成一份最终记录,从而节省时间和资源。 

    Layer 1区块链示例

    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Layer 1,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Layer 1区块链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很多区块链都支持独特的用例。不是所有区块链都和比特币或以太坊相类。为了解决区块链的三角难题,在安全、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

    Elrond

    Elrond是创建于2018年的一个Layer 1网络。该网络使用分片技术来提升性能和可扩展性。Elrond区块链每秒可处理超过10万笔交易。安全权益证明(SPoS)共识协议和自适应状态分片是其独有的两大特色。

    自适应状态分片指的是随网络用户增减分割或合并分片。网络的整体架构,包括其状态和交易,都会被分割。验证者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分片中,降低分片被恶意接管的风险。

    Elrond的原生代币EGLD用于结算交易费用,部署DApp,以及奖励参与网络验证机制的用户。同时,Elrond网络已经获得了负二氧化碳排放认证,其抵消的二氧化碳量超过PoS机制的排放量。

    Harmony

    Harmony是使用有效权益证明(EPoS)和分片技术的Layer 1网络。区块链主网共有四个分片,同时创建并验证新的区块。各个分片以自己的速度运行,区块高度各不相同。

    目前,Harmony实行“跨链金融”战略来吸引开发人员和用户。连接以太坊和比特币的去信任跨链桥使用户在兑换代币时无需承担桥接中常见的托管风险,在Harmony的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Harmony依靠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和零知识证明来实现扩展Web3的的核心愿景。

    多链和跨链似乎是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使得Harmony的桥接服务对用户更具吸引力。非同质化代币基础架构、DAO工具和协议间桥接是Harmony重点关注的领域。

    其原生代币ONE用于支付网络交易费用。用户也可以质押代币参与Harmony的共识机制与治理。成功参与的验证者将获得区块奖励和交易费用。

    Celo

    Celo是2017年Go Ethereum分叉产生的一个Layer 1网络。分叉后,网络已经进行了一些重大变更,包括实施PoS以及启用独特的地址系统。Celo Web3生态系统包括去中心化金融、非同质化代币以及支付解决方案。网络已经确认了一亿多笔交易。在Celo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电话号码或邮件地址作为公钥。运行区块链不需要特殊硬件,标准计算机也可以轻松应对。

    Celo的主要代币CELO是用于安全保护、交易和奖励的标准效用代币。网络还使用cUSD,cEUR和cREAL作为稳定币。这些代币由用户生成,稳定挂钩的机制与MakerDAO的DAI代币类似。另外,使用Celo稳定币进行的交易可以使用任何其他Celo资产支付。

    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和入门难度会使很多人望而却步,而Celo采用地址系统和稳定币的目的就是提升便利性,从而推广加密货币。

    THORChain

    THORChain是一个跨链免许可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该Layer 1网络使用Cosmos SDK构建,通过Tendermint共识机制验证交易。THORChain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去中心化的跨链流动性,免去资产挂钩或包装的流程,使跨链投资者无需承受两者带来的额外风险

    运行过程中,THORChain扮演了保险库管理员的角色,通过监管存取,创造去中心化流动性,去除中心化的中间机构。RUNE是THORChain的原生代币,用于支付交易费用,参与治理,验证交易以及保护网络安全。 

    THORChain的自动化做市商(AMM)模型使用RUNE作为基础货币,用户可以使用RUNE交换其他任何受支持的资产。在某种程度上,项目的运作与跨链Uniswap有相似之处,RUNE在项目中充当了流动性资金池的结算资产与安全资产。

    Kava

    Kava这种Layer 1区块链兼具Cosmos的速度和互操作性,同时还拥有以太坊的开发者支持体系。Kava网络使用“共链”架构,其特点是为EVM和Cosmos SDK开发环境提供了不同的链条。借助Cosmos共链上的IBC支持,开发者部署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可以在Cosmos和以太坊的生态体系间无缝运行。 

    Kava使用Tendermint PoS共识机制,为EVM共链上的应用程序性提供强大的可扩展性。Kava网络由KavaDAO提供资金支持,该网络上公开的链上开发人员激励机制会根据项目的使用情况对每条共链上排名前一百的项目进行奖励。 

    Kava支持两种代币,分别是原生效用代币和治理代币KAVA,和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USDX。KAVA用于支付交易费用,验证者可以质押代币生成网络共识。用户可以将质押的KAVA代币委托给验证者,赚取一部分发行的KAVA币。质押者和验证者也可以给治理提案投票,决定网络的参数。 

    IoTeX

    IoTeX创建于2017年,是一个专注整合区块链和物联网的Layer 1网络。IoTeX用户可以掌控设备生成的数据,让机器为DApp、资产以及服务提供支撑。用户的个人信息具有一定价值,通过区块链管理信息能够确保信息的安全。

    IoTeX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在不牺牲用户体验的情况下,提供了掌控隐私和数据的全新解决方案。用户可以使用名为MachineFi的系统,使用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赚取数字资产。

    IoTeX推出了两款值得关注的硬件产品,分别是Ucam和Pebble Tracker。Ucam是一款高级家用安全摄像头,使用户在任何地方都能掌握家中情况并完全拥有数据隐私。Pebble Tracker是一款支持4G且带有追踪功能的智能全球定位系统,不仅能追踪GPS数据,还能实时追踪环境数据,包括气温、湿度和空气质量。

    就区块链架构而言,IoTeX上有不少以它为基础的Layer 2协议。区块链会提供工具来创建使用IoTeX进行最终确认的自定义网络。这些链条也可以通过IoTeX进行互动交流和信息共享。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创建新的子链,满足自有IoT设备的特定需求。IoTeX的代币IOTX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质押、治理和网络验证。

  • ERC-1155概念及其运作原理介绍

    ERC-1155概念及其运作原理介绍

    摘要

    • ERC-1155是以太坊上的代币标准,致力于优化加密资产的创建和管理。
    • 该标准支持在单个智能合约中结合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代币,从而简化交易并降低成本。
    • ERC-1155的安全转账机制和其他安全功能增强了用户的信心,并解决了向错误地址发送代币的常见问题。

    简介

    以太坊是向世界首次推出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的区块链,且仍在高速发展中。以太坊的显著特点包括所谓的代币标准,这些标准确保在以太坊上构建的资产和产品彼此兼容。 

    ERC-20ERC-721一样,ERC-1155也是以太坊上最重要的代币标准之一。在本次深入探讨中,我们将研究ERC-1155的复杂性,了解其运作原理及其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什么是ERC-1155代币标准?

    ERC-1155是以太坊征求意见提案1155 (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1155)的缩写,代表了一套致力于增强以太坊区块链上智能合约和代币多功能性的标准。在区块链领域,代币是数字资产,既可以是同质化的(相同且可互换),也可以是非同质化的(每个代币都是唯一的)。在ERC-1155创建之前,这两类代币由不同的技术标准管理,例如,同质化代币为ERC-20标准,非同质化代币(NFT)为ERC-721标准。

    ERC-1155如何运作

    为理解ERC-1155的重要意义,我们来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您与一款区块链游戏进行交互,该游戏中有剑、盾牌和游戏内代币等多种物品。在ERC-1155诞生前,每种物品都需要在智能合约中制定一套专属的规则。ERC-1155能使所有不同的物品在单个智能合约中和谐共存,简化了这种复杂的情况。因此,ERC-1155不是为了每种数字物品管理单独的合约,而是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从而简化了各种代币的管理。

    ERC-1155的主要优势

    简而言之,ERC-1155的突出优势有效率、适应性、冗余减少、安全功能增强以及对各种代币类型的支持。

    1.效率提高

    通过ERC-1155,不同代币类型的转账可以在单笔交易中完成。这一功能大大加快了交易速度并降低了相关成本。想象一下,向朋友发送一把剑、一面盾牌和一些金币——所有这些都在单笔交易中无障碍完成。

    2.不止在游戏领域的多功能性

    ERC-1155对游戏应用程序来说非常有用,但在这一领域之外,其用途也十分广泛。该代币标准可以轻松处理任何代币类型,无论是货币、收藏品还是专用门票。这种多功能性使ERC-1155成为不同行业中各种应用程序的重要工具。

    3.冗余减少

    在ERC-1155创建之前,每种代币类型都需要自己的合约,这就造成了相似功能的冗余副本。ERC-1155将不同的代币类型整合到单个合约中,优化了空间利用并简化了代币管理,从而缓解了这种冗余情况。

    4.安全转账机制

    ERC-1155具有一项安全功能,如果不慎将代币发送到错误地址,可以收回代币。这相比于以前的代币标准来说是一项重大改进,提高了安全性,能使用户更加放心。

    5.支持各种代币类型

    ERC-1155与之前的代币标准不同,不仅支持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代币,还支持半同质化代币。这些代币类似于普通音乐会门票,在演出前可相互交换,但在演出后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收藏品。

    ERC-20、ERC-1155和ERC-721对比

    下方是一个简单的对照表格,重点说明了ERC-20、ERC-1155和ERC-721代币标准之间的主要区别。

    c6297f1eed8e4ce89e40a8a7aa327b4f

    如上所述,ERC-20用于数字货币等可互换的代币,ERC-721用于数字艺术等独一无二的代币,而ERC-1155则结合了二者的功能,提供在单个合约中用于这两种用例的灵活性。

    ERC-1155的用例

    许多项目都在利用ERC-1155带来的优势。其中著名的用例包括:

    • Enjin:使用ERC-1155为其数字资产和虚拟经济生态系统提供支持的区块链平台。Enjin专注于创建在区块链游戏中使用的NFT和Web3资产。
    • OpenSea:使用ERC-1155的著名NFT市场,每个合约支持多个创建者,从而促进协作和创造力。
    • OpenZeppelin:使用ERC-1155标准的区块链安全产品提供商,凸显了该标准在区块链生态系统关键领域的重要应用。

    ERC-1155的未来前景

    尽管已问世多年,但与其对应的ERC-20和ERC-721标准相比,ERC-1155仍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可能因为人们对其功能缺乏了解,但随着各种项目越来越熟悉ERC-1155的多功能性,迁移到该标准可能会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边玩边赚”游戏中,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赚取代币,这类游戏的出现可能有助于加快ERC-1155的应用。此外,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也可以使用ERC-1155,尤其是那些主要在链上运行并需要多种代币类型的组织。

    ERC-1155内在的灵活性为各种用例打开了大门,其中许多用例尚未充分发掘。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ERC-1155有望在塑造以太坊网络数字资产的未来上发挥关键作用。

    ERC-1155的优点

    • 易于操作的交易:ERC-1155的高效性使用户能够更顺畅、更具成本效益地进行交易,尤其是在处理多种代币类型时。
    • 针对DAO的扩展功能: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受益于ERC-1155对各类代币类型的支持,从而促进链上操作。
    • 边玩边赚游戏:边玩边赚游戏的出现可能会推动ERC-1155的应用,使玩家在游戏中能够无障碍赚取代币。

    随着各类项目探索并集成ERC-1155,其对用户、开发人员和广大区块链社区的潜在好处变得日益明显。

    结语

    总而言之,ERC-1155为以太坊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不仅简化了代币管理、减少了冗余,还解锁了新的可能性。其影响已经在各类项目中显现,且随着认知的普及,ERC-1155很可能会成为以太坊代币标准的基石,并继续发挥作用。

  • 什么是模块化区块链?

    要点

    • 模块化区块链引入了多层方式,可以优化网络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定制化。
    • 模块化区块链将执行、结算、共识和数据可用性等分别划分为单独的功能,以提高吞吐量,同时还保留去中心化特性和安全性。
    • Celestia、Dymension等项目正在探索模块化区块链结构的潜力,以应对与区块链三元悖论(即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之间的平衡协调)相关的挑战。

    简介

    自问世以来,区块链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开发人员不断寻求提高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方法。单链处理所有任务的传统一体化方法往往在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和验证者节点硬件要求方面面临着挑战。为应对这些局限性,模块化区块链概念作为一种前景不错的替代方案应运而生。

    什么是模块化区块链?

    与一体化区块链模式有所不同,模块化区块链采用多层架构,可将各个主要任务划分为专门的功能。将特定的功能分配到不同后,模块化区块链即可创建更具可扩展性和定制化的系统,而且去中心化或安全性不受影响。

    模块化区块链如何运作?

    模块化区块链通常将四大主要功能,即执行、结算、共识和数据可用性分开运行。执行涉及交易处理,结算确保交易目标地址的安全,共识验证交易的真实性,而数据可用性则负责交易数据存储。这种模块化设计更加灵活且效率更高,为区块链三元悖论中的可扩展性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模块化网络介绍

    模块化区块链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并且各具特色。广为人知的包括汇总、validium和主权汇总。 

    • 汇总是处理交易的执行层,交易处理后再将数据发布到Layer 1网络(L1)。 
    • Validium是另一种形式的汇总,会在链下处理交易之后再将数据提交至L1。Validium还需依靠权益证明验证者网络。
    • 主权汇总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是执行层又是结算层,数据区块直接发布到汇总上。主权汇总无需L1智能合约进行验证。

    模块化区块链的优缺点

    与一体化设计相比,模块化区块链架构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可扩展性、灵活性和互操作性更强。但除了上述优势,模块化区块链的构建会更复杂。对用户和开发人员而言,学习门槛依旧不低。

    优点

    1.可扩展性增强:模块化区块链将消耗资源的任务分散到不同的层上,从而在不影响去中心化的前提下提高整体吞吐量,因此在可扩展性方面表现出色。

    2.灵活性和互操作性:模块化基础层的设计高度灵活,可促进多个Layer 1 和Layer 2链之间的互操作性。有了这种灵活性,开发人员可以运行以太坊虚拟机(EVM)或自己选择的其他虚拟机。

    3.多功能应用程序开发:区块链的模块化支持通用应用程序的开发,减少用户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受阻。有了这种支持,安全高效的多功能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将层出不穷。

    4.可定制的技术堆栈:开发人员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虚拟机,提供可定制的计算堆栈,这有助于打造便于开发人员操作且更具变通性的环境。

    缺点

    1.开发的复杂性:与一体化区块链相比,在模块化区块链上进行构建更具挑战性。这种复杂性给用户和开发人员学习带来了难度,可能会降低应用普及和开发的速度。

    2.测试有限:与以太坊或比特币等一体化网络不同,模块化网络的实战测试不足。成熟的链经过了大量测试验证,而模块化网络尚无法比拟,人们不免担忧该网络在高流量的现实环境中能否顺利适应。

    3.开发初期:模块化区块链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市场对模块化网络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但事实是这些网络缺乏成熟网络所需的大量实际测试和验证。模块化区块链还处于开发初期,长期稳定性和有效性仍前途未卜。

    模块化区块链的示例

    Celestia

    Celestia是模块化区块链中的一种模块化网络,可在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安全扩展区块链。汇总和Layer 2网络可使用Celestia向任何人提供交易数据,并且享有快速高效的数据可用性。为此,Celestia实施了数据可用性抽样和主权汇总等多种功能。加入网络的节点日益增多,Celestia通过数据可用性抽样即可扩大区块大小。

    Dymension

    Dymension是由易于快速部署的模块化区块链“RollApps”所组成的网络。Dymension的运作原理与传统全栈网络应用程序类似。RollApps网络充当用户交互的前端,而Dymension则作为后端,负责协调整个生态系统。除此之外,数据可用性网络则充当数据库,在必要时提供数据。

    结语

    模块化区块链功能多样且具备互操作性,将为提高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打好基础。模块化网络最终或将支持更多DApp和用例,从而有望将DeFi推向新的高度。开发团队将持续专注于解决可扩展性三元悖论,模块化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应用有望扩大。

  • 什么是区块链交易手续费?

    什么是区块链交易手续费?

    对于区块链网络而言,交易手续费有两大基本作用。一是用来对确认交易的矿工或验证者进行奖励;二是保证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避免垃圾邮件攻击。

    交易手续费可多可少,具体取决于网络活跃度。此外,市场因素也会对交易手续费产生影响。尽管高额的交易手续费会阻碍区块链的广泛应用,但手续费过低,却可能产生安全隐患。

    为什么收取交易手续费?

    对于多数区块链系统而言,交易手续费自始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用户主要是在发送、存入或提取数字货币时需要支付交易手续费。

    绝大部分数字货币交易均会产生手续费,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交易手续费可减少网络中的垃圾邮件数量,同时显著增加实施大规模垃圾邮件攻击的成本。其次,对于协助核实和验证交易的用户而言,交易手续费是一种奖励手段。因此,交易手续费也可以视作积极维护网络的回报。

    对于大多数区块链而言,交易费通常会控制在合理低价的水平,但如果网络流量非常大,手续费则会变得十分高昂。从用户角度出发,其支付的交易手续费则决定了该笔交易能否优先添加至下一区块。用户支付的交易手续费越高,交易确认速度就越快。

    比特币交易手续费

    作为全球第一个区块链网络,比特币率先设立了交易手续费标准,并被众多数字货币沿用至今。 中本聪发现,设置交易手续费,不仅可以保护网络免受大规模垃圾邮件的攻击,还可激励积极用户规范行事。

    在确认某笔交易可添加至新区块后,比特币矿工就会收到相应的交易手续费。未确认交易池称为内存池(简称“mempool”)。用户向另一个比特币钱包发送比特币时,如果愿意支付更多的交易后续费,那么交易就会理所当然得到矿工的优先处理。

    因此,希望恶意拖慢网络处理速度的不法分子必须为每笔交易支付相应的交易手续费。如果他们只愿意支付低廉的交易手续费,矿工很可能会忽略其交易。如果他们支付合理的交易手续费,则需要承担高额经济成本。因此,交易手续费成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垃圾邮件过滤器。

    如何计算比特币交易手续费?

    在比特币网络中,部分数字货币钱包允许用户手动设置交易手续费。  用户发送比特币时可以将手续费设置为零,但这类交易很可能会被矿工忽略,导致交易无人验证。

    与部分人的认知不同,比特币的交易手续费并不取决于交易金额,而是取决于交易规模(以字节为单位)。例如,假设用户进行一笔400字节的交易,目前的平均交易手续费为80/字节。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必须支付约32,000聪(0.00032枚比特币),才有机会将这笔交易添加至下一区块。

    当网络繁忙,用户发送比特币的需求也很大时,加快交易确认速度所需的手续费就会提高,因为此时其他比特币用户也会想法设法提高交易确认速度。这种情况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期可能时有发生。 

    因此,高额的交易手续费为比特币的日常应用带来了挑战。比如说,用比特币购买一杯价值3美元的咖啡,手续费比咖啡本身的价格还要高得多,就可能很不实用了。

    一个区块内只能包含一定数量的交易,而1个区块的容量(即区块大小)只有1 MB。虽然矿工一直在努力将这些区块快速添加至区块链,但速度终归有限。

    此时,数字货币网络的可扩展性成为决定网络交易手续费的关键因素。区块链开发者正在不断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此前完成的网络更新,例如SegWit闪电网络的实现,均显著提升了可扩展性。

    以太坊交易手续费

    与比特币相比,以太坊交易手续费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后者考虑了处理交易所需的算力,即燃料(gas)。燃料的价格有高有低,按照以太坊网络的原生代币以太坊(ETH)计价。 

    虽然特定交易所需的燃料量可以保持不变,但燃料价格依旧会发生波动。燃料价格与网络流量直接相关。如果用户支付更高的燃料价格,矿工很可能优先处理这笔交易。

    如何计算以太坊交易手续费?

    很简单,燃料费总额等于成本费用加上处理交易的激励奖金。然而,用户还应该考虑燃料上限,该指标规定了为该交易或任务所能支付的价格上限。

    换句话说,耗费的燃料是指所需的工作量,而燃料价格则是指“每小时”工作对应的价格。这两者与燃料上限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以太坊交易或智能合约操作的交易手续费总额。

    例如,如果某笔交易耗费的燃料量为21,000个gas,燃料价格为71 Gwei,则交易手续费为1,491,000 Gwei或0.001491枚以太坊(ETH)。

    5fa66b37d8754874b420af2c7df750fc

    资料来源:Etherscan.io

    随着以太坊朝着权益证明模型(请参见Casper)的方向发展,燃料费预计会下降。确认单笔交易所需的燃料量也会减少,因为网络验证交易只需要一小部分算力。然而,网络流量仍会影响交易手续费,因为验证者会选择优先处理手续费较高的交易。

    币安链交易手续费

    币安链是一种区块链网络,允许用户交易和买卖币安币(BNB)及其他BEP-2代币。在币安链中,用户还可以自行创建和发放代币。币安链采用委托权益证明共识机制。因此,币安链没有矿工,只有验证者。 

    币安链还为币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赋能,用户可以在其中直接交易钱包中的数字货币资产。币安链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交易手续费均以币安币(BNB)支付。

    请注意,币安链和币安智能链是两种不同的区块链。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见《币安智能链介绍(BSC)》

    如何计算币安链交易手续费?

    以币安币(BNB)为单位的交易手续费构成标准是否适用,取决于用户希望执行何种操作。发送BNB的手续费与在币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上交易BNB的手续费是不同的。而且,交易总价还可能会随着币安币(BNB)的市场价上涨或下降。 

    在进行非买卖相关的交易时(如将币安币存入钱包或从中提取币安币),交易手续费只能以币安币(BNB)支付。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开展交易相关活动时,交易手续费可使用所交易的代币支付,但以币安币(BNB)支付可享折扣优惠。该方案有助于激励用户使用币安币(BNB),奠定坚实的用户基础。

    币安智能链交易手续费

    币安智能链(BSC)是币安建立的另一条区块链,与币安链并行运行(即两个独立网络)。币安链和币安智能链中运行的币安币(BNB)分别为BEP-2代币和BEP-20代币。

    币安智能链支持创建智能合约,可定制性更强。币安智能链交易手续费的构成不如币安链那样固定。相反,币安智能链采用燃料机制(与以太坊类似),体现执行交易和智能合约操作所需的算力。

    币安智能链(BSC)网络采用权益授权证明共识机制。用户通过抵押币安币(BNB)成为验证者。在区块验证成功后,即可收到相应的交易手续费。

    如何计算币安智能链的交易手续费?

    如上所述,币安智能链的交易手续费构成与以太坊非常类似。交易手续费以Gwei表示,这是币安币的一个小单位,等于0.000000001枚ETH。用户可以自行设置燃料价格,让验证者优先将其交易添加至区块。 

    如需了解当前和历史平均燃料价,敬请访问BscScan,详细查看每日均价、历史最低价和最高价。截至2021年3月,币安智能链中的平均交易手续费约为13 Gwei。

    在以下示例中,燃料价格为10 Gwei。 请注意,设定的燃料上限为622,732 Gwei,但本次交易仅使用352,755 Gwei(占比52.31%),产生的交易手续费为0.00325755枚币安币(BNB)。

    8574375c5e144c7aa43a0de2c5c21593

    资料来源:Bscscan.com

    币安智能链的交易手续费通常很低,但如果用户在发送代币时帐户中没有币安币(BNB),平台会提示资金不足。请确保钱包中存入了足够币安币,以便支付交易手续费。

    币安提现手续费

    在币安交易平台提现时,需要支付相关交易手续费。具体金额取决于用户使用何种数字货币和网络。对于在交易平台内开展的交易,币安专门设置了一套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然而,提现手续费也会受一些币安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影响。

    数字货币提现需要币安生态系统以外的矿工或验证者协助完成。因此,币安必须根据流量和需求等网络条件定期调整提现手续费。

    我们还为数字货币提现设置了最低限额。最新限额标准请参见交易收费标准网页。

    交易手续费根据帐户的VIP等级收取,与提现手续费无关。用户的月度累计成交量将决定其帐户的VIP等级。目前,最高收费标准为挂单方或吃单方所交易的数字货币价值的0.1%。请注意,如果用户使用币安币(BNB)支付,交易手续费可以享受一定折扣。

    总结

    交易手续费是区块链网络数字货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用户积极维护网络的一种激励措施,而且还具有保护网络免受恶意行为和垃圾邮件侵扰的作用。

    然而,某些网络接收的流量也会导致交易手续费大幅上涨。多数区块链都具有去中心化性质,导致其难以扩展。部分区块链网络确实拥有极强的可扩展性和较高的交易吞吐量,但又往往要以牺牲安全性或去中心化为代价。

    尽管如此,许多研发人员仍在潜心改进,我们期待这种改进终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提高数字货币的普惠性。

  • 什么是DeFi中的Alpha Homora?

    DeFi行业的流动性挖矿通常通过向Uniswap等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提供流动性来完成。作为回报,用户可以获得他们为其提供流动性的交易对产生的手续费的一部分。

    Alpha Homora可以将您的流动性挖矿仓位杠杆提高至2.5倍。它还能让您根据个人偏好和风险偏好来获得收益。这样,您就可以增加整体流动性挖矿收益。然而,正如使用杠杆通常面临的情况一样,风险也会被放大。我们了解一下具体原理。

    导语

    DeFi中更成功的项目让用户可以通过提供流动性来参与流动性挖矿。这些工作大多围绕以太坊生态系统展开,正如历史上一样,以太坊生态系统一直是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和应用程序的主要网络。币安智能链(BSC)也支持这种类型的功能,这也正是Alpha Finance Lab团队决定在BSC和以太坊上构建DeFi生态系统的原因。

    什么是Alpha Homora?

    Alpha Homora是由Alpha Finance Lab开发的第二款工作产品。它经过特别设计,可以让用户利用其流动性挖矿敞口。更具体而言,参与DeFi流动性挖矿的用户可以“放大”他们的仓位。这可能是杠杆功能首次进入DeFi挖矿者的视野,也使得Alpha Homora成为了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一个独特项目。

    流动性挖矿并非唯一值得探索的选择。Alpha Homora支持ETH借贷,还让参与者成为被称之为“清算人”和“赏金猎人”的特殊用户。我们将在稍后具体探讨。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选择都能让用户根据他们的个人喜好和风险偏好来赚取收益。所有这些选择都可以获得高额的APY奖励,使得Alpha Homora对DeFine爱好者而言颇具吸引力。

    Alpha Homora流动性挖矿选择

    Alpha Homora中要探索的第一个选择就是流动性挖矿。一旦用户连接他们的钱包,就可以存入资金,确定杠杆,并立即开始挖矿。

    目前,Alpha Homora支持的矿池包括:

    • WETH/WBTC(Uniswap)
    • WETH/USDT(Uniswap)
    • WETH/USDC(Uniswap)
    • WETH/DAI(Uniswap)
    • WETH/DPI(IndexCoop)

    通过Alpha Homora进行流动性挖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每天如何对挖矿所获得的ALPHA代币进行再投资。据该团队称,这将以完全被动的方式产生更高的利润潜力。

    ALPHA代币详解

    ALPHA是一种实用和治理代币,它不仅适用于Alpha Homora协议,还适用于Alpha Finance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产品。ALPHA代币也是第一个同时在币安Launchpad新币挖矿启动的项目。

    它的用例包括提供流动性,质押ALPHA以获取协议手续费的一部分,以及解锁不同Alpha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功能。

    对于治理,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ALPHA代币持有者可管理特定资产的关键指标,包括利率、价值比、强制平仓惩罚等。第二层涉及更广泛的协议层面治理。根据Alpha Finance Lab,ALPHA所有者将能决定不同Alpha产品在未来如何更顺畅地协同工作。

    Alpha Homora的好处

    创新

    Alpha Homora带来了从事流动性挖矿的新方式,这对挖矿者以及整个DeFi行业都颇有裨益。Alpha Homora让用户无需信赖任何中间商,即可赚取更高的APY。

    安全审计

    智能合约审计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DeFi项目在没有进行适当安全审计的情况下启动。相比之下,Alpha Homora的智能合约已经过Peckshield的审计。您可在此处查看Alpha Finance安全审查报告

    治理代币

    将Alpha Homora添加到Alpha Finance生态系统,为ALPHA代币带来了其他协同作用。与其他Alpha产品一样,代币被用作Alpha Homora协议治理的一部分。社区的参与是迈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

    Alpha Homora的风险

    强制平仓

    就像其他包含杠杆功能的策略一样,您需要格外小心。只有在您完全了解强制平仓风险的情况下,您才应该存入资金。在Alpha Homora,挖矿者面临着被强制平仓的风险。只要用户将Uniswap的偿付能力保持在80%以上,IndexCoop的偿付能力保持在60%以上,仓位就不会被清算。也就是说,一旦债务价值超过仓位价值的80%(不包括互动价差),就可以在Uniswap上清算杠杆仓位。

    潜在漏洞

    需要注意的是,对代码进行审计并非就意味着使用合约完全没有风险。错误和漏洞始终是任何软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与任何智能合约进行互动时,您都需要牢记这一点。

    以太坊计息金库

    借助Alpha Homora,您可以通过计息仓位从您持有的以太币中赚取利息。您可以将ETH存入Alpha Homora银行,并收到ibETH代币作为回报。这些ibETH代币是可交易资产,可持续赚取利息,并代表您在银行池中的ETH份额。

    ETH借款人支付的利息将按其在银行池中所占份额的比例,支付给ETH贷款人。利率由银行的使用率决定。使用率越高,利率也越高。简单来说,借款的需求越高,利率就越高。

    所支付的利息一部分存储在金库中,作为保险基金以防止黑天鹅事件

    清算者和赏金猎人

    Alpha Homora提供其他一些独特功能。被称之为“清算者”的特殊用户可将有风险的仓位进行清算。当用户的仓位价值低于相应平台的强制平仓比率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意味着,低于强制平仓阈值的仓位会面临被手动强制平仓的风险。清算者将获得强制平仓价值的5%作为手续费。

    赏金猎人是另一种特殊用户。他们可以调用合约中的函数,将Alpha Homora投资组合中的所有流动性挖矿代币出售,以换取以太币。这样,赏金猎人就可以将收集的ETH重新投资至流动性挖矿矿池,净赚总收益的3%。反过来,这会减少ibETH代币出借人的收益,因为他们在总资金池价值中的总份额减少。您可在此处找到更多细节。

    总结

    Alpha Homora的推出是Alpha Finance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能够进入杠杆流动性挖矿仓位,对整个DeFi领域来说是一项重大创新。

    虽然流动性挖矿是主要卖点,但其以太坊计息账户也可以吸引更高级的用户。再加上成为清算者或赏金猎人的功能,让区块链社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该平台进行互动。

  • 如何使用比特币区块链浏览器

    如何使用比特币区块链浏览器

    公开透明是加密货币的核心概念。除了为拥有控制特权的少数人提供信息,区块链还为用户提供平等的平台,这是区块链最值得称赞的一大优点。

    但是,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您知道邻居有多少比特币吗?如何自行查看并验证公共数据呢?这正是我们在本文中想要展示的内容。请注意,我们专注于比特币,但市面上也能找到莱特币、以太坊、币安以及几乎所有原生区块链的专属浏览器。

    导语

    您是否遭遇过付款不翼而飞,或者有人信誓旦旦说他已经付款,而您却并未收到?在我们目前的金融体系中,这种情况最终“口说无凭”或者可能需要第三方介入。

    区块链引入公共透明度概念,所有人可随时查看信息,让此类问题迎刃而解。对于比特币以太坊等区块链,所有信息有意公之于众。这能有效帮助交易(或Tx)和合同轻松确认并核实。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介绍比特币区块浏览器的基本布局。接下来,我们会介绍一笔著名的交易,它让5月22日成为著名的比特币披萨日(Bitcoin Pizza Day)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浏览器就像一个搜索引擎,展示区块链过去与现在的信息。这有助于追踪特定支付流程或者查看某个地址的余额和历史记录。任何人都只需要联网即可使用浏览器查看公共区块链的所有交易。

    区块浏览器是如何运作的?

    每个区块链会有一个命令行界面(CLI),可与数据库交互并查看网络的历史记录。然而,采用CLI的浏览器对公众来说使用感并不友好。这就是为何多数区块链会有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浏览器,借以更友好的界面显示信息。

    让我们来探讨一款最常用的比特币浏览器:blockchain.com。其他比特币浏览器包括blockchair.comblockcypher.com

    e6c5021510b74304a539f5f5ba362548

    网址:https://www.blockchain.com/explorer

    首页可看到比特币区块链的高级别数据,其中包括价格、预估哈希率、每日交易量以及交易总量。还能看到价格走势图和内存池大小。在底部,我们能够监测最新区块和交易。

    让我们详细了解图示内容:

    • 价格:多个市场的美元价格汇总。多数情况下,价格取决于报价的供应商,而非特定交易平台的现货价格。
    • 预估哈希率:矿工通过执行当前预估算力来保障区块链的安全。这可以看作是保障区块链工作量证明(PoW)的指标。
    • 交易:过去24小时确认的特定交易数量。交易需要装入通过验证的区块(矿工成功挖掘的区块),才能获得确认。
    • 交易量:衡量过去24小时在区块链确认输出(以比特币结算)的总价值。受比特币运行方式影响,该总价值也包括输出中未消费出去而作为找零返回至“消费”钱包的金额。
    • 交易量(预估):预估专属钱包之间转移的真实交易量(以比特币结算)。用上述“交易量”减去作为找零返回至“消费”钱包的输出。
    • 内存池大小:内存池大小依据等待装入区块的交易总量(以字节为单位),代表着区块链中的交易活动数量,并且可以显示快速确认所需的费用。
    • 最新区块:按从新到旧的顺序显示确认区块的列表。包括区块高度、时间戳、矿工姓名(如已知)以及区块大小等详情。点击“区块高度”可以查看装入区块的交易信息。点击“矿工”会显示区块矿工的地址信息。矿工的公共地址可能是一个已知的矿池地址。如需了解矿池详情,敬请阅读这篇文章
    • 最新交易:提交到内存池的有效交易列表。再强调一次,交易只有装入通过验证的区块才能获得确认。

    关于区块链的其他指标,可以在该网页查询,包括网络难度值、每笔交易的费用以及平均确认时间。部分区块链浏览器也可关联API。

    ➟ 想要开启数字货币之旅?欢迎前往币安购买比特币!

    如何看待那笔用1万枚比特币交换披萨的交易

    披萨日用1万枚比特币交换两块大披萨的日子,这是比特币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使用我们的区块浏览器,可以查看并浏览这笔著名交易的细节。

    披萨日交易哈希值:

    a1075db55d416d3ca199f55b6084e2115b9345e16c5cf302fc80e9d5fbf5d48d

    复制交易哈希值并粘贴到比特币区块链浏览器的搜索字段中,即显示披萨日交易详情。如果嫌复制粘贴麻烦,也可以直接点击交易网页链接

    在网页顶部,可以看到交易输入和输出汇总。左侧是交换披萨花费的比特币(共1万枚比特币)。这些比特币转移到右侧的唯一地址(归交付披萨的人所有)。

    852efbf1402f48ca9524c18b2b43f1bc

    披萨日交易信息汇总。资料来源:blockchain.com

    如果点击界面右侧的接收地址,即可看到交易历史记录。也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取每笔交易的地址串。使用TrustWallet或其他移动加密货币钱包支付时,二维码非常实用。

    7867f43f0ffb455a9796997cc2da8eb9

    披萨日接收地址。资料来源:blockchain.com。

    返回最初的披萨日交易页面,向下滚动可以查看交易细节。其中包括了这笔交易的专属哈希值,确认状态、时间戳、确认数量、总输入和总输出以及矿工费等。在1万枚代币交换披萨的上方,可以看到支付给矿工的交易费用为0.99枚比特币。

    505dd4e0b78f455786944974497279d9

    披萨日交易细节。资料来源:blockchain.com。

    点击区块高度(57,043),了解装入这笔交易的区块详情。

    2968dbe60a164b78b28c7c6bb2606ec9

    披萨日区块。资料来源:blockchain.com。

    如图所示,确认披萨日交易的区块平平无奇,共计两笔交易,一笔是披萨日交易,另一笔是矿工的区块奖励

    右侧的绿色和红色地球图标表示这笔交易之后比特币是否进行了消费。出售披萨的人已经将这1万枚比特币转移到其他地址,但矿工的地址仍然持有区块奖励(50.99枚比特币)。

  • 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 侧链技术与支付通道

    从广义来说,可扩展性是指系统针对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扩展的能力。在计算中,您可以通过硬件升级提高计算机性能,加快部分任务的执行速度。谈到区块链的可扩展性,一般指提高性能,以便处理更多交易。

    比特币等协议优点很多,但可扩展性有所欠缺。如果比特币在中心化数据库中运行,管理员提升处理速度和吞吐量会容易许多。然而,比特币的价值主张(如抗审查能力)要求众多参与者协同合作,一起同步区块链的副本。

    区块链的可扩展性问题

    比特币节点的运行成本相对低廉,即使是低配设备也可以胜任。然而,数千个节点需要保持最新状态,导致容量受限。

    区块的上限一般设置为可在链上处理的交易数量,防止数据增长失去控制。如果数据增量过大、增速过快,节点可能无法跟上步伐。此外,如果区块过大,则会难以在网络中快速中继。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陷入瓶颈。我们可以将区块链视为发车间隔固定的火车服务。每个车厢座位有限,乘客必须通过竞价确保获得一张车票。如果所有人都想登车,票价自然水涨船高。同理,被未确认交易阻塞的网络会要求用户支付高昂的费用,以便优先处理其交易。

    一种解决方案是车厢扩容。座位数量增加,客流量变大,车票价格随之下降。然而,车厢依然可能会如之前一样满员。车厢无法持续加宽,就像区块和燃料费限额不能无限增加。燃料费会加重节点留存在网络中的成本,因为节点只能通过硬件升级来保持同步。

    以太坊的创造者Vitalik Buterin提出了可扩展性的“三元悖论”,论述区块链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协议必须在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之间进行权衡。三者互相矛盾,如果过度强化任意两项,第三项势必大打折扣。

    因此,许多人认为可扩展性有望在链下实现,而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应在区块链自身得到最大优化。

    什么是链下扩展解决方案?

    链下扩展是指支持交易执行,但不让区块链扩容的方式。入链协议支持用户收发资金,但交易不会立即在主链出现。在这方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两项最显著的进展:侧链和支付通道。

    侧链介绍

    什么是侧链?

    侧链是独立的区块链,但不是独立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与主链挂钩。主链和侧链可以互操作,即资产可以在主链与侧链自由流动。

    保证资金顺畅转移的方法很多。在部分情况下,可以将资金存入特殊地址,将主链中的资产转入侧链。此时资金并没有真正转出,而是在地址中锁定,侧链会收到相应金额。更直接的方法(可能偏向中心化)是将资金发送给托管方,由其使用保证金交换侧链的资金。

    侧链的工作原理

    假设我们的朋友Alice拥有五枚比特币。她希望以此交换比特币侧链中的五枚等价货币(我们称为“侧链币”)。我们讨论的侧链双向挂钩,用户可以将其资产从主链转入侧链,反之亦然。

    别忘了,侧链是独立的区块链,拥有不同的区块、节点和验证机制。为了得到侧链币,Alice会将自己的五枚比特币发送至另一个地址。该地址可能归某人所有。收到比特币后,地址所有者在Alice的侧链地址中记入这5枚侧链币。此外,该地址可能采用某种去信任化程度最高的设置,软件检测到付款后会自动记入侧链币。

    Alice已将所持比特币转换为侧链币。她也可以逆向操作,将侧链币转换为比特币。在侧链拥有资产后,她现在可以在这条独立区块链自由交易。如同主链一样,她可以发送或接收他人的侧链币。

    例如,她可以向Bob支付一枚侧链币,购买币安的连帽衫。当她想换回比特币时,可以将剩余的四枚侧链币发送至一个特殊地址。交易确认后,四枚比特币将会解锁并转入她在主链控制的地址。

    为什么使用侧链?

    您可能想知道为什么要使用侧链。Alice只使用比特币区块链不行吗?

    答案是,侧链可能拥有比特币不具备的功能。区块链是精心设计的链下交易系统。虽然比特币是最安全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但就吞吐量而言,它还并不是龙头老大。虽然比特币交易比传统方法更快,但与其他区块链系统相比,速度略逊一筹。区块每十分钟才能挖掘一次,当网络拥塞时,手续费会显著增加。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日常的小额支付可能根本不需要这么高的安全等级。如果Alice去买咖啡,她肯定不会苦等交易确认。如果是这样,她的交易会一直在队列中,待到交易确认,恐怕咖啡已经凉透了。

    侧链不受这种规则的约束。它甚至不使用工作量证明也能发挥作用。您可以随意选择共识机制,信任单一验证者或调整任意数量的参数。侧链可以实施主链没有的升级,生成更大的区块并执行快速结算。

    有趣的是,即使侧链严重出错,也不会影响基础链。这样一来,它们可以作为实验平台,推出本应占据多数网络共识的功能。

    如果用户对链下交易感到满意,侧链可能是有效扩展不可或缺的一步。主链节点不需要存储侧链的所有交易。Alice可以通过单次比特币交易进入侧链,执行数百笔侧链币交易,然后退出。就比特币区块链而言,她只完成了两项操作:一进一出。

    以太坊等离子体(Plasma)与之类似,但存在明显差异。敬请阅读《什么是以太坊等离子体(Plasma)?》,了解详情:

    支付通道介绍

    什么是支付通道?

    支付通道在可扩展性方面的作用与侧链相同,但二者本质不同。与侧链相似,支付通道将交易与主链分离,防止区块链无限扩容。然而,与侧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不需要依托独立的区块链,

    支付通道通过智能合约支持用户交易,无需将交易发布到区块链。在两位参与者之间使用软件强制协议即可运行。

    支付通道的工作原理

    在热门的闪电网络模式中,双方首先将代币存入共同拥有的地址。这是一个多签名地址,需要两个签名才能使用资金。因此,如果Alice和Bob创建了这样的地址,资金只有经过双方同意才能转移。

    假设二人均向同一地址存入10枚比特币,该地址的余额为20枚比特币。他们能够轻松确定初始余额,即Alice和Bob各自拥有10枚比特币。如果Alice需要转给Bob一枚代币,可以将账本更新为:Alice拥有9枚比特币,Bob拥有11枚比特币。他们不需要将交易发布至区块链,即可更新余额。

    最终完成所有交易后,假设Alice拥有5枚比特币,而Bob拥有15枚。他们可以创建交易,将这些余额发送到各自的地址,对其签名并在链上广播。

    Alice和Bob本可以在账本中记录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笔交易。但在区块链层面,他们只执行了两项链上操作:一项是初始资金交易,另一项在完成交易后重新分配余额。除了上述两点,其他所有交易均在链下进行,没有手续费并且几乎即时成交。双方无需支付矿工费用,也不必等待区块确认。

    当然,上文讨论的示例建立在交易双方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基础之上,不太适合陌生人。然而,也可以使用特殊机制惩罚欺诈行为,让并不熟悉的各方安全交易。

    支付路径

    对于频繁交易的双方来说,支付通道显然更加方便快捷。这种方式也在日臻完善。这些通道的网络可以不断充实与优化,让Alice可以向没有直接联系的收款方付款。如果Bob与Carol开通了支付通道,只要容量充足,Alice便可通过该通道向Carol付款。她可以首先通过Bob的支付通道付款,由Bob将资金转入Carol的通道。如果Carol与另一位参与者Dan相连,也可以进行相同的操作。

    这样的网络结构最终演变成分布式拓扑,所有人均可连接多个对等节点。付款通道很多,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最有效的通道。

    总结

    在上文中,我们讨论了两种可扩展性方案。二者均支持在不增加基础区块链负担的前提下完成交易。侧链和支付通道尚不够成熟,但越来越多希望规避基础层交易缺陷的用户正在接纳这两项技术。

    假以时日,用户不断加入网络,维持去中心化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目标,可以限制区块链容量的增长,以便随时加入新节点。链下可扩展性解决方案的支持者认为,随着技术发展,主链在未来只会服务高额交易,或者仅用于接入/断开侧链以及开放/关闭支付通道。

  • 一篇文章让你详细了解比特币

    比特币是什么?

    比特币是数字现金的形式之一。有别于常见的法币,比特币不受任何中央银行的控制;它所属的金融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数千台电脑运行,任何想参与其中的人只需要下载开源软件即可。

    作为首款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概念提出于2008年(2009年发行)。它赋予用户收发数字货币的能力(英文简称为“BTC”),但比特币更瞩目的特性是:抗审查, 资金不可二次使用,交易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比特币有什么用途?

    各人使用比特币的出发点都不尽相同。许多人看中其免许可的特性,即任何人只要连上网就可以收发。在使用不受限制方面,比特币有点像现金;但比特币的数字形式意味着它支持跨国转账。

    比特币的价值何在?

    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抗审查、安全和无国界的特性。

    基于上述特性,比特币的优势用例包括国际汇款和支付,有效保障个人身份隐私(使用借记卡或信用卡容易暴露个人身份信息)。

    许多人不会花费比特币,而是选择长期持有(即 HODL)。比特币数量有限,因此“数字黄金”之称。部分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价值储藏”,如同黄金、银等贵金属一样稀少且“开采”难度高。 

    再加上比特币全球通用和高度流动,使得长期持币者相信比特币是长久储藏财富的理想媒介,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值。

    比特币系统如何运作?

    在比特币系统中,资金发送的方式不是大部分人想象中的现金数字化转移。如果Alice向Bob转账,过程更像是Alice在任何人可见的账本上记录她给Bob转1美元。如果Carol要向Bob收1美元,她可以从同一副账本上看到Bob确实有1美元。

    这里的账本就是所谓的“区块链”数据库。所有参与者共享同一份数据副本;该副本储存于参与者的设备中,数据更新在所有相连设备中同步进行。

    当支付发生时,相关信息会直接广播到点对点网络;支付过程没有中央银行或机构参与。比特币区块链采用独特的“挖矿”机制来添加新信息,如是将带有交易信息的新区块串联在链上。

    区块链是什么?

    区块链属于仅追加分类账,即只接受数据添加。信息一旦添加到区块链,就难以修改或删除。为了保证这一点,区块链会在每个区块中强加一个指针,指向相连的下一个区块。

    指针实际上是前一个区块的散列值。散列(又称为“哈希”)是将数据输入到一组单向函数,得到相应的特殊“指纹”。输入值的改动哪怕只是一丁点,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指纹。由于区块像链条一样相连,任何区块的改动必定使其后的所有区块失效。这样的架构是区块链的安全保障之一。

    想了解区块链方面的知识,请查阅《区块链科技入门指南》。

    比特币合法吗?

    比特币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完全合法的,只有少数例外。尽管如此,投资前务必先了解自己所在管辖区的相关法律。

    在比特币的合法地区,政府机构采取各异的相关税收和规章。整体而言,这方面的管制尚未开发完善,将来很可能出现重大变数。

    比特币简史

    谁发明了比特币?

    没人知道!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其实是个假名,真实身份仍是秘密。中本聪可能是一个人或者是一群开发员,可能来自世界上任何地方。虽然”中本聪“是个日本名,但英语能力很强,让很多人断定她/他/他们来自英语国家。

    中本聪发表了比特币白皮书和软件,却在2010年神秘消失。

    是中本聪发明了区块链技术吗?

    实际上,比特币涉及到的多项技术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区块链的概念并非因比特币而生,不可变更的数据架构可追溯至1990年代早期。当时Stuart Haber和W. Scott Stornetta构想出一种为文件添加时间戳的系统。它依靠加密技术来保障数据安全、避免篡改,跟今天的区块链很相似。

    有趣的是,中本聪的白皮书并没有提到“区块链”一词。

    不妨查阅《区块链的历史》。

    比特币之前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不是数字货币的首例,但绝对是最成功的。过去的尝试为中本聪的发明打下基础。

    DigiCash

    1980年代末,DigiCash公司由密码学家兼计算机科学家David Chaum创立,推出以隐私为中心的在线交易方案。该方案基于David Chaum撰写的论文(详情参见此处)。

    DigiCash的模式属于中心化系统,但不是为一次有趣的实验。公司后来破产,David Chaum将原因归咎为电子商务在当时尚未发展起来。

    B-money

    1990年代,B-money的概念首次出现在计算机工程师戴伟的提案。该提案随后得到了比特币白皮书的引用,原因显而易见。 

    B-money提案涉及到“工作证明”系统(应用在比特币挖矿)和用于交易签署的分布式数据库 。第二个版本的B-money还描述了一种理念,类似于其他数字货币所用的抵押机制。

    虽然B-money最终止步在起草阶段,不难看出它对比特币的影响。

    Bit Gold

    Bit Gold与比特币的相似度之高,让部分人认为前者的创始人兼计算机科学家Nick Szabo就是中本聪。Bit Gold的核心是一个分类账,记录工作证明计算出的数据串。

    和B-money一样,Bit Gold没有得到开发。然而,Bit Gold与比特币的诸多共性巩固了前者的先驱地位。


    第2章:比特币从何而来?

    内容导览

    比特币如何生成?

    比特币的总量是多少?

    比特币挖矿如何进行?

    创建区块耗时多长?

    比特币如何生成?

    比特币供应量有限,但只有部分进入流通。生成新币的唯一途径是“挖矿”,即为区块链添加数据的独特机制。

    比特币的总量是多少?

    比特币协议将比特币的最大供应量设为2100万。截止至2020年,“挖”出的比特币已接近90%,但剩余的部分将需要100年才能完全开采。原因是周期发生的“减半”事件,逐步削减挖矿奖金。

    比特币挖矿如何进行?

    挖矿是为区块链添加新区块的方式。参与者必须将算力投入到密码学谜题的解答中。为了吸引矿工,任何提出有效区块的人都会得到奖励。 

    虽然创建区块的成本较高,检查区块的成本却很低。如果有人企图作弊、提交不合格的区块,请求会立即遭到网络的拒绝,该矿工亦无法收回挖矿成本。

    挖矿所得的奖金一般称为“区块奖励”,由两部分组成:交易附加的手续费和挖矿奖金。挖矿奖金是新比特币的唯一来源。每生成一个区块,比特币的总供应量都会定额增长。

    创建区块耗时多长?

    比特币协议会机动调整挖矿难度,将生块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两个相连区块的间隔创建时间不一定是正好10分钟,而是围绕着这个值上下浮动。


    第3章:开始使用比特币

    内容导览

    如何购买比特币?

    如何用信用卡/借记卡购买比特币

    如何在点对点市场上购买比特币

    比特币可以用来买什么?

    比特币可以在哪里消费?

    丢失了比特币怎么办?

    比特币交易是否可以逆转?

    比特币可以用来赚钱吗?

    如何储存比特币?

    储存在币安

    储存在比特币钱包

    热钱包

    冷钱包

    如何购买比特币?

    如何用信用卡/借记卡购买比特币

    借助币安平台,你可在网络浏览器上无缝购买比特币。方法是:

    登陆数字货币买卖门户。 

    选择买入币种和支付币种。

    登陆币安账户;未有账户者需先行注册。

    选择支付方式。

    按照提示输入银行卡信息,然后完成身份认证。

    搞定!相应的比特币会记录在你的币安账户上。

    如何在点对点市场上购买比特币

    你亦可在点对点市场上买卖比特币。借助币安移动APP,你可从其他用户处直接购买比特币。方法是:

    打开APP,然后登陆或注册账户。

    选择“一键换币“,然后点击界面左上角的“购买”。

    在弹出的交易类型中选择一种,然后点击“购买 “。

    你可以使用其他数字货币支付(点击“数字货币支付”)或使用法币支付(点击“法币支付”)。 

    接着,系统会要求你指定支付方式。

    选择“购买BTC”。

    此时,你需要付款。完成后,点击“标记为已付”并确认

    待卖方把BTC发送给你,交易即告完成。


    想开始入手数字货币?前来币安购买比特币就对了!


    比特币可以用来买什么?

    比特币可以用来买很多东西。现阶段难以将接受比特币的实体商家逐一找出(虽然不是不可能)。不妨在网上搜寻,有些网站接受比特币支付;有些会允许顾客先用比特币购买礼品卡,再用礼品卡支付服务。

    以下几个例子是比特币可以购买的物品:

    飞机票

    酒店房间

    房地产

    食品和饮料

    服装

    礼品卡

    在线订阅

    比特币可以在哪里消费?

    消费比特币的地方越来越多!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TravelbyBit

    不想在环游世界时为巨额信用卡手续费操心?不妨在TravelbyBit上使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订购机票和酒店。注册并使用数字货币消费可享受九折优惠。

    Spendabit

    搜素引擎Spendabit可助你找到“比特币友好”的产品。你只需输入想买的东西,系统就会找出一系列支持比特币支付的商家。

    Coinmap

    Coinmap可以定位你所在区域的数字货币商家和ATM。如果你渴望找个地方消费比特币,这个平台是你的理想选择。

    Bitrefill

    你可以在此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购买种类繁多的服务礼品卡或充值话费。程序简便易用,还可以使用闪电网络支付。

    支付数字货币支付的零售商热图。来源:https://coinmap.org/

    丢失了比特币怎么办?

    由于比特币网络没有银行,用户需要负责自己的资产安全。有些人将资产托管在交易所,也有人选择各种类型的 钱包。钱包用户务必写下自己的助记词,方便在有需要的时候找回钱包信息。

    比特币交易是否可以逆转?

    数据一旦添加到区块链上,便很难消除(实际上几乎不可能),意味着达成的交易无法撤销。转账前,请记得再三检查接收地址是否正确。

    想了解逆转交易的理论方法,可查阅《什么是51%攻击?》

    比特币可以用来赚钱吗?

    比特币可以用来赚钱,也可以亏钱。一般而言,长线投资者相信比特币会在未来升值,便会买入并长期持币。有些人则选择在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之间进行活跃交易,获取短期至中期的利润。这两种策略都存在风险,但回报往往比低风险投资要丰厚。

    部分投资者采取综合策略:持有比特币作为长线投资,同时另开单独的投资组合进行短线交易。因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目标各异,投资组合的资产分配方式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作为被动收益的方式之一,借贷越来越受欢迎。持币人将资金借给别人,可以从中获得利息收入。币安借贷等平台允许用户使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进行借贷。

    如何储存比特币?

    储存比特币的方式有多种,各有各的优势和短板。

    储存在币安

    托管 是指用户将自己的数字货币交由第三方保管。他们需要登陆并将资产发送至第三方平台。币安等交易所往往采取这种模式,使得交易效率大增。

    将比特币托管在币安,用户可轻松执行交易和借贷。 

    储存在比特币钱包

    与托管方案相反,非托管方案代表用户自行掌控资金,需要用到“钱包”。钱包保管的不是资金本身,而是在区块链上解锁资金的密钥。钱包的类型主要有两种:

    热钱包

    热钱包是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软件,一般是以移动或桌面应用的形式出现,便于用户收发资金。比如Trust Wallet就是一款容易操作的移动钱包,支持繁多的币种。由于可以连网,热钱包往往便于支付,但也更容易遭到攻击。

    冷钱包

    无法连接互联网的钱包称为“冷钱包”。因为缺乏线上攻击途径,冷钱包相对更安全,但用户体验一般较差。冷钱包类型包括硬件钱包和纸钱包。。

    想深入了解钱包类型,请勿错过《几种常见的数字货币钱包》一文。


    第4章:比特币减半

    内容导览

    比特币减半是什么?

    比特币减半如何进行?

    为什么会出现比特币减半?

    比特币减半有什么影响?

    下一次比特币减半是什么时候?

    比特币减半是什么?

    比特币减半其实就是区块奖励减少。减半发生后,矿工所得的新区块验证奖金会比之前少一倍,但交易费不受影响。

    比特币减半如何进行?

    比特币刚推出时,矿工每找到一个有效区块可得到50BTC的奖金。

    首次减半发生在2012年11月28日。当时,协议将区块奖励从50BTC压缩至25BTC。第二次减半发生在2016年7月9日,区块奖金从25BTC下降至12.5BTC。下一次减半预计在2020年5月发生,区块奖金将跌至6.25BTC。

    也许你也注意到,减半似乎每4年发生,误差在几个月左右。这是协议架构设计的结果。协议没有设立减半的具体日期,而是规定了相应的 区块高度:每隔210,000个区块发生一次减半。因此,可以估算到减半每隔2,100,000分钟发生一次(生块时间约10分钟)。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到区块奖金和总供应量的关系如何随时间变化。乍一看,区块奖金似乎已经掉到零,最大供应量好像也已全部进入流通——实际上是错觉。曲线确实很接近极值,但区块奖金预计在2140年才会达到零。

    为什么会出现比特币减半?

    这是比特币的主要卖点之一,但中本聪从未充分解释为何将总供应量限制在2100万。部分人士推测,2100万仅仅来自于50BTC初始区块奖金和21万区块减半周期的简单计算。

    定量供应意味着货币不易出现长远贬值。法币则截然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法币进入流通,其购买力亦随之削弱。

    挖矿速度的限制亦是合理的设定。毕竟,50%的比特币总供应量已在第210,000个区块之前(即2012年之前)挖出。如果区块奖金保持不变,所有的比特币会在2016年前进入流通。

    减半机制保障挖矿时间可以延长至100年以上,让系统有足够的时间吸引用户,以便手续费市场顺利成长。

    比特币减半有什么影响?

    受减半影响最大的群体是矿工,因为区块奖金是他们所得利润的重头。区块奖金减半意味着收益减半。虽然手续费不受影响,但迄今为止的手续费仍无法与区块奖金匹敌。

    因此,减半后的区块奖金对部分矿工而言可能不再合算。无人知道整个行业将如何受此影响。区块奖金减少可能造成网络趋向中心化,亦可能推进挖矿技术的效率。

    如果比特币继续依赖工作证明算法,手续费必须提高至矿工有利可图的水平。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由于区块能够写入的交易数量有限,如果有过多的待处理交易,手续费较高者将得到优先处理。

    就过往记录而言,比特币价格会在减半发生后暴涨。当然,可参考的数据非常有限,因为减半只发生过2次。许多人将此价格走势归因于比特币的稀缺而得到更高的市场估值,是减半引发的现象。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2020年5月之后,比特币价值将再度飞升。

    反对者则认为市场已经考虑到减半(详见《有效市场假说》。理由是,减半不是突然出现;参与者早在十多年前就知道减半会在2020年5月发生。另一个论点是,前两次减半发生时,行业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现在已经具备规模,存在成熟的交易工具,亦能容纳更多投资者。

    下一次比特币减半是什么时候?

    下一次减半预计在2020年5月发生,区块奖金会相应下降至6.25BTC。敬请关注币安学院的“比特币减半倒数”版面。


    第5章:常见误区

    内容导览

    比特币用户是否匿名?

    比特币是骗局吗?

    比特币是泡沫吗?

    比特币是否使用加密法?

    比特币用户是否匿名?

    不全然。表面上,比特币用户可以匿名。实际上,比特币区块链是公开的,任何人都能看到交易。用户身份并不与区块链上的钱包地址挂扣,但观察者如果有适当的资源,是有可能将两者联系到一起。更准确的说法是,比特币采用假名制,钱包地址对任何人可见,用户姓名则保密。

    尽管如此,比特币系统的隐私度还是相对较高。如果想增加观察者对上号的难度,方法也是有的。现有的免费技术可以通过断开地址链接,创造可行的隐私屏障。另外,将来的技术更新亦会提高隐私保障——详情请参阅《保密交易简介》中的例子。

    比特币是骗局吗?

    不。与法币同理,比特币也可以用于非法活动中,但不代表比特币本身具有诈骗性质。

    比特币是不受任何人控制的数字货币,批评者将它打上“金字塔骗局“的标签。实际上,比特币其实并不符合相关定义。无论价值是$20美元还是$20,000美元,比特币作为数字货币的功能都不受影响。它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技术也已证实是安全可靠。

    然而,比特币确实受到很多骗局的利用,用户应当小心。其中包括钓鱼和假冒门户、空投等社会工程诈骗。总的防范原则是: 如果听起来过分完美,很可能就是骗局。永远不要把自己的私钥或是助记词告诉别人,提防遇上风险低、回报高的项目。资金一旦发送给骗徒或假冒门户,就永远无法收回。

    比特币是泡沫吗?

    比特币价格起伏不定,难怪有人会称之为“投资泡沫”。许多经济学家将比特币比作郁金香狂热或互联网泡沫。 

    由于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数字商品的特性,其价格完全取决于自由市场的猜测。比特币价格虽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因素最终还是以市场供求的形式推动价格走势。由于数量有限和严格的发行时间,比特币的长远需求会超过供应量。

    与传统市场相比,数字货币市场的规模较小。这意味着比特币等数字资产的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短期的市场供求失衡。

    换句话说,比特币价格时不时发生变化。然而,金融市场本身就是变化莫测;数字货币的市场总量和流通能力仍旧较低,波动便更加明显。

    比特币是否使用加密法?

    否。不少人确实这样认为,但比特币区块链没有用到加密法;交易需要对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可见,才可保证交易有效。不过,比特币系统用到了数字签名和散列函数。虽然部分数字签名算法涉及到加密,比特币却不在此范畴内。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应用程序和数字货币钱包使用加密法和密码保障账户安全;但加密法与区块链并不相干,只是许多项目将两者整合到一起。


    第 6 章:比特币扩容能力

    内容导览

    扩容能力是什么?

    为什么比特币需要扩容?

    比特币网络可以处理多少笔交易?

    闪电网络是什么?

    分叉是什么?

    软分叉

    硬分叉

    扩容能力是什么?

    扩容能力用于衡量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的增长。如果网络因为请求太多而过载,可选择添加服务器。如果想让电脑运行更多密集型应用程序,可选择升级电脑的硬件。

    在数字货币的语境中,“扩容能力”描述区块链是否能够容易升级,处理更多交易。

    为什么比特币需要扩容?

    为了应付日常支付,比特币系统必须够快。目前为止,比特币网络的吞吐量相对较低,意味着每个区块能够处理的交易数量相当有限。 

    正如前文所述,提交有效区块的矿工可获得交易手续费。这笔手续费由用户支付,目的是激励矿工将交易写入区块。 

    矿工需要从硬件、电费的投资中获得回报,因此会优先处理手续费较高的交易。如果网络积压了许多待处理交易(内存池),手续费会随之激增,因为用户需要开出高价来吸引矿工。极端时期,平均手续费曾超过$50美元。

    比特币网络可以处理多少笔交易?

    按照平均区块交易数量来算,比特币网络目前可处理约5笔交易/秒(TPS)。此速度远低于中心化支付方式,亦是使用去中心化货币的代价之一。 

    比特币系统不受数据中心的管理,升级无法由单一的组织随意决定,因此比特币区块大小必须设限。区块确实可以容纳每秒10,000笔交易,但这样的设定会降低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全节点需要每隔10分钟下载新区块的信息;如果这个过程太麻烦,节点可能会选择退出。

    比特币爱好者认为,如果系统要应用于支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有效扩容。

    闪电网络是什么?

    闪电网络是一种比特币扩容提议。它又称为“第二层“方案,将交易从区块链中划分出来;全部交易记录在底层,由底层协议负责处理。

    闪电网络能够实现近乎即时的资金转移且免费,吞吐量亦不受限制(只要用户有能力收发资金)。使用比特币闪电网络的方法是:两位参与者将一定数量的比特币锁定在一个特殊地址内;该地址有一个特性,即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才会解锁资金。 

    此时,双方便共享了一个私密账本;该账本可以自行分配余额而无需知会主链。交易完成后便可通知主链,由主链协议更新交易双方的余额。在这个过程中,交易双方亦无需相互信任。如果任意一方试图作弊,协议会自动检测出来并施予惩罚。

    这样的支付渠道总共只要求用户进行两次链上交易:第一次是为地址充值,第二次是分发资金。因此,数千笔转账得以在两次交易之间进行。随着未来的开发和优化,第二层技术可能成为庞大区块链系统的关键组成。

    想了解更多扩容和潜在解决方案的详情,可参阅《区块链的可扩展性-侧链技术和支付通道》。

    分叉是什么?

    因为比特币系统实行开源制,任何人都可进行编辑,比如按照不同需求增加新规则或删除旧规则。然而,并非所有编辑都“生而平等”;有些更新会让节点无法与网络兼容,有些则会造成向下兼容。

    软分叉

    软分叉是指规则变更后,部署了新规则的节点仍能与未部署的节点互动。以区块容量为例:假设原区块容量为2MB;从现在起,半数的网络节点实行区块容量为1MB的新限制,将过大区块视为无效。 

    旧版节点仍可接收或广播区块。在这种情况下,新网络可覆盖所有节点而不受规则版本的限制。 

    从下面的动画可以看到,容量较小的新区块得到新旧版节点的接纳。然而,新节点不会认可2MB区块,因为它们需要遵循新规则。

    比特币的隔离见证(又称“SegWit”)是软分叉的例子之一。此次分叉巧妙地引入区块和交易的新格式。未更新的节点可以继续接收区块信息,但不参与新交易的验证。

    硬分叉

    硬分叉的情况比较麻烦。假设现在半数的网络节点想将区块容量从2MB扩大至3MB。如果将3MB区块发送至旧版节点,区块将被拒绝;因为旧版节点的规则明确表示,2MB是有效区块的上限。此时,新旧版网络不再兼容,区块链出现两个分支。

    上图中的黑链代表原始区块链,第二个区块是硬分叉发生的地方。自此,新版节点开始创建容量更大的区块(绿色区块)。旧版节点不认可这些区块,于是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区块链变成了两条,共同历史记录截止到第二个区块。

    此时,网络协议有两种,各自使用不同的货币。所有账户的余额从原始记录中克隆到新链;用户若在分叉前拥有20BTC,将在两条支链上各拥有一个账户,余额分别为20BTC和20新BTC。

    2017年,比特币网络发生一次争议颇大的硬分叉,跟上述情况类似。少数用户希望扩大区块容量,从而提高吞吐量和降低手续费。其他用户则认为该扩容策略失当。最终,硬分叉产生了Bitcoin Cash(BCH),从比特币网络中独立出来,形成专属的社群和发展路线。

    更多关于分叉的详情,请参阅《硬分叉和软分叉》。


    第7章:参与比特币网络

    内容导览

    比特币节点是什么?

    比特币节点如何运作?

    全节点

    轻节点

    挖矿节点

    如何运行比特币全节点?

    如何进行比特币挖矿?

    挖矿需要多长时间?

    谁可以向比特币系统贡献代码?

    比特币节点是什么?

    术语“比特币节点”用于描述一类程序,以特定的方式与比特币网络互动。节点可以是运行比特币钱包的手机,也可能是储存比特币区块链完整记录的专用电脑。

    节点分为不同的类型,各自执行特定的功能。所有这些节点都是网络的通信点,相互传达网络内的交易和区块信息。 

    比特币节点如何运作?

    全节点

    全节点负责检验交易和区块是否符合特定要求(即是否有效)。大部分全节点都会运行“比特币核心”软件——这是比特币协议的参考实现。 

    “比特币核心”是中本聪于2009年发布的程序。当时,程序只是简单命名为“比特币”。为了避免混淆,后来更名为“比特币核心”。全节点亦可运行其他实现,前提是该实现与“比特币核心”兼容。

    全节点是比特币保持去中心化的关键。它们负责下载、验证区块和交易,将相关信息广播到整个网络。由于每个全节点独立检验信息的真伪,用户在网络内做任何事情都无需依赖第三方,

    储存区块链完整记录的全节点成为“完整归档节点”。部分用户会丢弃旧区块,节省储存空间——比特币区块链所含的交易数据超过200GB。

    比特币全节点的全球分布。图片来源:bitnodes.earn.com

    轻节点

    轻节点在执行能力方面不如全节点,但前者的资源需求也相对较低。用户可通过轻节点接入网络,而无需运行全节点的所有功能。 

    全节点需要下载所有区块并逐一验证,轻节点只需下载每个区块的一部分(又称为“区块头”)。虽然区块头容量很少,但含有足够的信息,允许用户查看交易所在的具体区块。 

    对于受带宽或储存空间限制的设备,轻节点是理想选择。因此,轻节点在桌面电脑和移动钱包中很常见。由于无法进行验证,轻节点只能依赖全节点。

    挖矿节点

    挖矿节点是在全节点的基础上,额外执行另一项任务:创建区块。正如上文所提到,挖矿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软件,目的是为区块链添加新数据。 

    挖矿节点将采集到的待处理交易,连同其他信息进行散列运算,得出一个数值。如果数值低于协议设定的目标阈值,该区块则视为有效,可以向其他全节点发出广播。

    如果想要独立进行挖矿,矿工必须先运行全节点功能。否则,矿工无法得知区块中的交易信息。 

    参与者如果想挖矿但无法运行全节点功能,可连接到服务器,获取所需信息。比如,矿池(即与其他节点合作)只要求其中一个节点运行全节点功能。

    想了解节点类型的细分,请参阅《什么是节点?》。

    如何运行比特币全节点

    全节点对开发者、商户和终端用户有利。在自有的硬件里运行“比特币核心”客户端,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得到更高的保障,比特币网络因而更加稳固。用户若使用全节点,参与网络互动时无需依赖任何人。

    一些面向比特币的公司提供“即插即用”节点,将预制硬件直接发送给用户。用户只需为硬件接入电源,即可开始下载区块链。这种方法可能更适合技术层次较低的用户,但成本远高于自行组装硬件。

    大部分情况下,一部旧台式或手提电脑就足够。然而,日常使用的电脑不宜运行全节点,避免运行速度受到严重制约。随着区块链持续增长,用户必须确保设备拥有足够空间,容纳完整的区块链记录。

    1TB的硬盘可以满足未来数年的数据量,前提是区块容量不出现重大变化。其他硬件要求包括2GB RAM(大部分电脑的原装配置一般会更高)和大量带宽。 

    硬件准备好之后,可以参考bitcoin.org的《全节点运行指南》,了解具体的设置步骤。 

    如何进行比特币挖矿?

    比特币处于起步阶段时,手提电脑可以满足区块创建的需求。当时,比特币名不经传,挖矿竞争几乎不存在。由于网络尚不活跃,协议自然会设定较低的挖矿难度。

    随着网络的散列率提高,矿工必须升级设备才可保证竞争力。经过多轮硬件转型,挖矿业界最终进入所谓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s)”时期。

    顾名思义,这些设备专为特定用途而制。它们非常高效,但只能执行单项任务。因此,挖矿ASIC可以说是只能用于挖矿的计算机。除了进行比特币挖矿,比特币ASIC还可开采算法不同的数字货币。

    现在,比特币挖矿需要巨大的投入,包括硬件和能源。截止至撰稿时,一台优秀的挖矿设备能够执行每秒10万亿次的操作。伴随高效而来的是高能耗。除非拥有多台挖矿机和廉价电力,一般矿工很难通过比特币挖矿获利。

    然而,有了恰当的设备,建立挖矿作业相当直接——许多ASIC设备自带软件。常见的做法是将挖矿机接入矿池,与其他人合作挖矿。如果矿池成功创建区块,区块奖金会按照散列率比例分配给各个合作矿工。

    矿工亦可选择单独挖矿;创建区块的成功率会很低,但矿工可以独占区块奖金。

    挖矿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挖矿时长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矿工能够利用的电量和散列率。另外,运营挖矿设备的实际成本亦需考虑在内。

    想大致了解比特币挖矿利润,不妨使用挖矿计算机估算成本。

    谁可以向比特币系统贡献代码?

    “比特币核心”软件采用开源制,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贡献代码。用户可以提议新功能,经过审查后添加至7万多行的代码之中;亦可报告错误、翻译文档或改进文档。

    软件变更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毕竟,系统处理的资金多大数千亿美元,必须保证没有任何漏洞。

    若有意参与比特币代码贡献,不妨查阅开发员Jimmy Song的博客或“比特币核心”的官方网站。

  • 区块链用例:预测市场

    当我们碰巧在同一句话中看到区块链和市场两个术语,无疑会想到促进加密货币交易蓬勃发展的交易平台生态系统。区块链技术功能极其完备,是各类市场的构建基础。

    金融资产或是有形的实物,抑或无形的数字产品。无论哪种资产,只要存在持有价值,必然有潜在市场。

    在本文中,我们来了解一下显著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特殊市场,即预测市场。

    什么是预测市场?

    预测市场属于投机市场,市场参与者不交易期权或加密货币,而是交易信息。确切来说,投资者对未来事件的结果进行押注。

    可押注的事件应有尽有,前提是经纪商愿意将其列入销售清单。让我们以结果为“yes(是)”或“no(否)”的问题为例:截至2025年,美国与欧洲是否开通铁路专线?

    这个事件存在两种潜在结果。要么“yes(是)”,要么“no(否)”。倘若我们确信五年内不会有火车通行,那么可以购买一系列的no合约。每份合约的定价从0到1美元不等。

    如果该列火车在截止日期前没有运行,则no合约兑现1美元,而yes合约毫无价值。反之,该列火车在期限内确实投入运行,则no合约将一文不值,而yes合约值1美元。

    与此同时,市场情绪发生变化以及市场出现新信息时,合约价值会随之波动。如上例所述,倘若截止日期临近,水下隧道技术未取得进展,那么no合约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一家大型公司宣布,计划在2024年启动这列火车服务,yes合约的价格则会上涨。

    这貌似是典型的投机市场。参与者购买合约并期待合约价值随时间推移而增长。但预测市场远非我们认为的普通投机平台那么简单。如果使用得当,预测市场能够成为强大的预测工具。

    预测市场为何有效?

    在押注时,市场参与者很有可能掌握了影响决策的信息。与常规打赌不同,部分外部因素会影响特定结果的发生概率。

    明智的投资者会自行研究,专家则会权衡利弊。掌握内部消息或熟悉相关主题的人群会投资自认有升值潜力的合约。简而言之,预测市场就是信息聚合器。

    在上述洲际列车示例中,如果no合约以0.90美元交易,而yes合约的价格为0.10美元,这就表示只有少数人对这个预测的成功抱有信心。由于掌握信息的人“报告”自己了解的情况,能够获得经济奖励,因此,市场的集体洞察力已反映在数据当中。

    预测市场擅于收集和呈现信息,其遵循的原理是,群体智慧通常优于少数专家所掌握的数据。市场研究发现,各行各业的利益相关者,不论来自IT还是可再生能源行业,都能从了解所处行业的生态系统发展趋势预测中获益。不仅如此,市场通过众包信息能够准确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支持者甚至认为,预测市场会成为新型民主形式“Futarchy”的核心技术。

    我们不需要yes或no合约,只要利用相斥结果就能押注,例如总统选举。假设候选人A和候选人B正在竞选总统。押注者认为候选者A会获胜,就会购买候选人A合约,候选人B的支持者则反向操作。

    预测市场与区块链技术

    预测市场极有可能成为强大的工具,如果做到去中心化,其价值主张会大大增强。当前的中心化平台提供的服务有限,要么是受当地法律法规限制,要么是所有者不愿意列出某些合约。而且,用户还得信任此类平台的运营商并为使用平台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

    传统中心化模式将被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方法取代。这样会带来诸多好处,例如抗审查性、削减中间机构的数量以及提高可访问性等。

    抗审查性

    现有的预测市场通常由单方运营。这意味着政府当局或不法分子等实体可轻易将其关停。然而,去中心化平台却没有那么容易被搞垮。

    智能合约参与治理之后,单点故障将不复存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能运行代码。如果合约以某种方式创建,任何用户都无法编辑或删除支撑该市场的程序。

    无中间机构

    区块链不需要管理员。外包的自动代码取代了传统第三方的工作,因此不再需要中间机构。用户直接与智能合约交互,也就是说,无需再向第三方(即中心化平台)支付费用。由于用户不用信任任何人,这就消除了一些交易对手风险。

    无需许可

    通过去中心化的预测市场,个人可随时随地自由押注或创建合约。此前困扰平台的地域或法规限制将不复存在。

    区块链预言机的功能

    如果没有经纪商或任何形式的中央机构,我们如何确定到期时的结果是什么呢?

    我们需要某种“真相”机制,此时区块链预言机就发挥作用了。我们希望利用数据源来准确告知结果是否发生。要实现这一目的,以下是几种可行的方式。

    最简单的方法是访问第三方网站或数据流,而这种方式从根本上破坏了区块链的使用。毕竟,结果将由第三方掌控,他们有可能为了谋取私利而撒谎,或成为企图作弊者拉拢的目标。

    另一种选择是利用经济报酬来鼓励用户如实报告事件。实施质押机制的话,用户需要抵押代币来进行报告。如果报告属实,用户就会获得某种形式的报酬。倘若试图作假,他们将失去质押的代币。首家区块链预测市场平台Augur就是用这一模式来解决争议的。Gnosis等其他平台则允许用户自行选择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在预测市场中使用区块链预言机算是一种创新概念。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我们尚未确定哪种预言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预测市场。去年,币安研究院就该问题发表了一篇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报告指出了某个最热门的预测市场中存在设计缺陷攻击以及其他缺陷。

    总结

    预测市场不仅能有效押注未来结果,还是收集一切可靠信息的先进手段。利用经济激励让个人分享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我们就能洞察社会、行业以及政治层面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而言,中心化平台的不足之处阻碍了预测市场发挥其真正潜力。然而,只要去中心化方案取而代之,情况即将得到扭转。当预言机的功能愈渐强大,区块链技术就能存储无法篡改的可证式公平代码。

  • 什么保障了区块链的安全性?

    区块链通过各种机制实现了安全加固,这些机制包括先进的加密技术以及决策和行为的数学模型。区块链技术是大多数数字货币系统的基础架构,它可以防止数字货币被复制和破坏。

    在对数据不可篡改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的其他环境中,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也尤为重要。相关案例包括记录和跟踪慈善捐赠、医疗数据库和供应链管理。

    但是,区块链的安全性远非一个简单的议题。因此,理解这些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机制是如何为区块链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就相当关键。

    不可篡改和共识的概念

    虽然安全性当中的许多特征都与区块链相关联,但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则是共识和不可篡改。共识是指分布式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就网络的真实状态和交易的有效性能够达成一致。达成共识的过程通常取决于网络使用的共识算法。

    另一方面,不可篡改是指区块链能防止已经确认的交易记录被更改。虽然这些交易通常与数字货币的转换相关,但有时候,它们也指代其他非货币形式的电子数据的记录过程。

    总的来说,共识和不可篡改为区块链网络中的数据安全性提供了基础框架。共识算法能够确保所有节点都遵循系统规则并且都认可网络的当前状态,而不可篡改能够保证每个得到有效性验证的区块数据和交易记录的完整性。

    密码学在区块链安全中的作用

    区块链主要依靠加密技术来保障数据的安全。而加密散哈希函数则是该技术的关键。哈希是一种计算过程,哈希算法是一种可以输入任意大小的数据,并输出一个可预测且固定大小的哈希的算法(即哈希函数)。

    无论输入数据的大小如何,输出始终是相同的字节。但如果输入发生变化,输出将完全不同。只要输入不变,无论运行多少次哈希函数,输出的哈希值将始终相同。

    在区块链中,这些输出值(即哈希)是数据块的唯一标识符。每个区块的哈希是相对于前一个区块的哈希生成的,这就是将区块链接在一起,形成区块链的原因。此外,区块哈希是由该区块所包含的数据决定的,这意味着对数据所做的任何更改都会更改区块哈希值。

    因此,该区块的数据和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共同决定了每一个区块的哈希。这些哈希标识符在确保区块链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哈希函数也用于验证交易的共识算法中。例如,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工作量证明 (PoW)算法运用了名为SHA-256的哈希函数。顾名思义,SHA-256输入数据并输出长度为256位或64个字符长的哈希值。

    除了为分布式账本中的交易记录提供保护之外,密码学还能够在存储数字货币的钱包的安全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成对的公钥和私钥分别可以让用户通过使用非对称或公钥密码学来接收和发送数字货币。私钥被用于产生交易所需要的电子签名,从而可以验证所发送货币的所有权。

    虽然具体内容已超出了本文范围,但非对称密码学的特性能够防止除私钥持有者之外的任何人访问存储在数字货币钱包中的资金,从而,能够在资金所有者决定使用它们之前保障这些资金的安全性(只要私钥不被共享或泄露)。

    密码经济学

    除密码学之外,一种被称为密码经济学的较为新颖的概念也在维护区块链网络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与博弈论的研究领域息息相关,该理论通过数学原理模拟了具有既定规则和奖励情境中理性行动者所做的决策。虽然传统博弈论可以广泛应用于一系列商业案例,但密码经济学也独立建模并描述了分布式区块链系统上节点的行为。

    简而言之,密码经济学是对区块链协议中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它们的设计原理可能基于其参与者的行为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密码经济学的安全性基于如下这种模型,即区块链系统为节点提供了更大的激励,使其能够真实得采取行动,而不是采用恶意或错误的行为。再者,比特币挖矿中使用的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是提供这种激励方式的优秀案例。

    当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提出比特币挖矿的框架时,它就被有意地设计成昂贵且消耗资源巨大的工作。由于其复杂性和计算需求,PoW挖矿涉及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投入 — 与挖矿节点的位置和使用者无关。因此,这种结构能够强有力地防范恶意活动,并为鼓励了诚实的挖矿行为。恶意或低效的节点很快会区块链网络淘汰,而真实和高效的矿工有可能获得大量的区块奖励。

    同样,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将一个区块链网络的大部分哈希率放置到一个单独的组织或实体的手中,来防止可能破坏共识的潜在攻击的发生。就像被熟知的51%攻击,一旦成功,便可能造成极大的破坏。而鉴于工作量证明的竞争机制和比特币网络的规模,恶意用户获得对大多数节点控制权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此外,在一个巨大的区块链网络当中,实现51%攻击所消耗的算力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这种巨大的投资与相对较小的潜在回报差也对该攻击的发生起到了直接的抑制作用。这也促成了区块链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即拜占庭容错(BFT),该特征说明了即使某些节点受到损害或发生恶意行为,分布式系统仍然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只要产生大量恶意节点的成本过高,且真实挖矿活动可以得到更好的激励,该系统就能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地不断壮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较小的区块链网络系统会很容易受到攻击,因为用于这些系统的总哈希率远低于比特币网络的哈希率。

    总结

    通过博弈论和密码学的结合运用,区块链能够像分布式系统一样获得更高的安全性。然而,几乎与所有系统一样,如何正确应用这两个知识领域至关重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对于构建可靠有效的数字货币网络至关重要。

    随着区块链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其安全系统也将发生变化,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例如,现在为商业企业开发的私有区块链更多地依赖于访问控制所提供的安全性,而这与大多数公共区块链所使用的博弈论机制(或密码经济学)大不相同。

  • 区块链用例:供应链

    区块链用例:供应链

    了解区块链将如何革新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整个供应链网络透明高效的同时节约各项成本。

    要点

    供应链涉及将原材料转化为商品并交付给客户的复杂流程。

    目前的供应管理系统缺乏透明度、效率和整合度。

    区块链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重重困难。

    简介

    供应链是由参与生产和分销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人员和企业构成的网络,从源头供应商一直延伸到终端用户和客户。基本的供应链系统通常包含食品或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加工阶段)、物流公司和终端零售商。

    目前,供应链管理系统普遍缺乏效率和透明度,大多数网络在试图整合所有参与方时都遇到了困难。理想情况下,产品、材料、资金和数据在供应链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不受阻碍地自由流动。

    但目前的模式很难维持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这不仅会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也会波及最终的零售价格。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这些问题再度浮出水面,且态势更为严峻。由于各国的限制措施,商品运输时间明显延长。普通消费者在苦苦等待的同时,也留意到了”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提供了记录、传输和共享数据的新方法,可解决供应链中最紧迫的一些问题。

    在供应链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好处

    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系统,录入的数据难以篡改或伪造,非常适合打造供应链网络。一条区块链由一系列相连的数据块组成。这些数据块通过加密技术连接。在未经网络各节点同意的情况下,存储的数据无法更改。

    区块链系统为传递信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架构。该技术通常用于记录加密货币交易,但其作用并不局限于此。它能保障各种数字数据的安全,将其应用于供应链网络也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透明且不可篡改的记录

    想象一下,有几家公司和机构正在开展合作。它们可以使用区块链系统来记录与材料和产品相关的位置和所有权数据。当资源在公司之间流动时,所有供应链成员均可查看相关信息。由于数据记录无法更改,出现问题时,责任方显而易见。

    削减成本

    供应链网络的低效造成了大量浪费。这一问题在涉及易腐货物的行业尤为普遍。提升物流追踪能力以及数据透明度有助于公司找到浪费的源头,进而采取措施节约成本。
    使用区块链还可以免除资金进出银行账户和支付服务平台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会降低利润率。因此,节约这方面的成本也相当重要。

    创建可互操作的数据

    当前供应链最突出的问题是无法整合流程中每个合作伙伴的数据。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系统的架构,具有独特且透明的数据存储库。网络的每个节点(每一方)都可添加新数据并验证其完整性。这意味着所有相关方都可以访问存储在区块链上的所有信息。换言之,一家公司可以轻松验证另一家公司发布的信息。

    取代电子数据交换

    许多公司依靠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发送业务信息,但通常是分批发送,而不是实时发送。如果货物丢失或价格发生急剧变化,供应链中的其他参与者只有在下一次电子数据交换时才能了解情况。有了区块链,就可以及时更新信息,迅速告知所有相关实体。

    数字协议和文件共享

    不论供应链上的文件以何种形式共享,确保真实文件的唯一性至关重要。必要的文件和合同可以关联区块链交易和数字签名,让各方都能访问协议和文件的原始版本。 

    区块链可保证文件不被轻易篡改,只有在所有参与方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能更改协议。这样,企业负责人可以减少和律师一起处理文书工作,或是在谈判桌上进行商榷的时间,集中精力开发新产品或促进业务增长。

    提高商品质量

    有了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全程追踪产品质量,更快、更高效地发现并销毁残次品。消费者会从中受益,因为收到次品的概率会有所降低。由于合作方会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企业将更有动力专注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

    虽然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行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仍有一些挑战和限制不容忽视。

    部署新系统

    专为企业供应链打造的系统可能无法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环境兼容。彻底改造公司的基础设施和业务流程是一项重大举措,可能会中断运营并占用其他项目的资源。因此,在本行业其他主要企业广泛采用区块链之前,上层管理者可能会犹豫是否要批准此类投资。

    说服合作伙伴

    应用区块链技术时,还需要获得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支持。当区块链仅覆盖供应链中的部分流程时,企业就可以从中获益。但由于其他参与方拒不合作,应用时无法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优势。此外,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希望提高透明度。

    变革管理

    一旦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就位,企业就必须在员工间推广。变革管理计划要让员工了解区块链的概念、区块链对工作职责的影响,以及如何用基于区块链的新系统开展工作。后续培训计划可以介绍区块链技术的新功能和创新,但这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源。

    结语

    供应链行业的几家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并部署了相应资源进行推广。例如,IBM Food Trust平台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日后,全球供应链平台很可能会利用区块链技术简化公司在产品和材料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共享流程。

    从生产加工到物流和问责,区块链技术可以在诸多方面改变企业的运作模式。每个事件都可以录入和验证,成为透明且不可篡改的记录。因此,在供应链网络中使用区块链有望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常见的低效问题。

  • 区块链运用案例:慈善

    区块链在慈善领域的运用:“数字慈善”

    慈善事业因缺少曝光量和透明度,责任问题不明朗化,以及能接受捐助渠道的有限化,往往很难成功。数字慈善(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慈善捐款)则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去中心化交易的情况下,慈善机构可以更高效地收到捐款及筹集资金。

    区块链的基础知识

    区块链系统的高透明度及高安全性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许多好处。虽然区块链在比特币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它的这些基本特质最近才开始被广泛运用。

    几乎所有的数字经济网络都建立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它最早是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在研究比特币的数字账本时提出来的,但是其在其他领域的成功运用,证明了区块链不仅仅是在数字货币方面,而在很多其他有关通讯及数据分享行业也广泛适用。

    比特币区块链网络的运作就像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DLT), 它靠一个巨大的节点网络所维持,且受到密码学保护。这样的体系允许无边界的点对点交易可以在“免信任”环境中产生。“免信任”意味着用户之间不需要事先建立联系及信任,因为所有的节点都要求按照预定义的规则体系来操作。

    比特币账本在这些交易中并不依靠于某一个数据中心或者服务器,取而代之的是,区块链技术通过大量的节点将其复制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就是说,每一次交易的确定或数据的更改都需要所有参与者更新数据(他们必须达成共识,数据更改才能确认)。

    区块链的这些优势也运用在许多慈善机构当中。

    捐赠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全球化仍有一段路要走,而数字慈善的普及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目前,一小部分慈善机构已经开始接受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捐赠方式,且该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打算使用数字货币的捐赠者们大概只能局限于支持数字货币的机构或者向他们最爱的机构捐赠大量的数字货币,来促使他们接受数字捐赠。

    一家慈善机构在接收数字货币捐赠之前,它需要有一套透明,高效的流程体系来管理和分发这些善款。了解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基础原理 — 并且知道数字货币善款如何能被转化为法币 — 对于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数字慈善的潜在价值

    数字慈善对于慈善机构和捐赠者来说,拥有一些显著的有点:

    完全的透明度:每一笔数字货币的交易通过区块链数据都是可追踪的。如此高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能够鼓励捐赠者们进行捐赠,同时也能大幅提高慈善机构的信誉。

    全球化和去中心化:大多数区块链网络都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它们不能只依靠一个中心化的政府和机构来进行运作,因此,善款能直接从捐赠者手中转到慈善机构。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全球性的交易变得简单可靠。

    数字协议:区块链使得电子数据的共享和存储变得更加简单,它也可以被用来保障重要文件和合同不能被随意篡改。

    降低开支:区块链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能够简化慈善机构的管理方式,自动化运作流程和减少中介费用。

    减少税收:拿一位美国捐赠者来举例子,如果他用比特币捐赠了一笔善款,慈善机构能够全额拿到这笔钱(因为不需要付税)。除此之外,捐赠者也能向政府机关申请高额的赋税减免。

    局限性

    除了潜在的优点之外,我们对于数字慈善也存在一定的顾虑:

    价值波动:除了稳定币,大多数的数字货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下,通常会产生较大的价值波动。

    安全性:如果善款的私钥丢失了,那么善款也就丢失了。同样,如果私钥保存不当,那么就会有人通过获得私钥窃取善款。

    公众认知:大多数人对区块链技术觉得晦涩难懂,很多有捐赠意向的人对数字货币缺乏足够的基本认知,他们也不相信这套系统,也不会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进行捐赠。

    现实案例

    近些年来,很多慈善机构开始逐渐接受数字慈善。在2017年,全球性的慈善组织 — 富达慈善基金(Fidelity Charitable)已经接受了价值6900万美金的数字货币捐赠。同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捐赠者通过Pineapple Fund向全球多个慈善机构共捐赠了价值5500万美金的比特币。

    结论

    数字慈善在捐赠,接收和分发等方式上还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增长和广泛传播,慈善机构和捐赠者们正逐步地拥抱这项新技术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如果公众不断的采用数字货币的方式进行捐赠,那么慈善机构也只有巩固其这方面的运营体系才是明智之举。

  • 区块链应用案例

    Blockchain背后的思想早在1991年就已经构思出来,但直到2009年比特币技术的开发,才开始受到更多关注。比特币由化名为Satoshi Nakamoto的一名或一群人创建。尽管尚未得知Satoshi Nakamoto究竟是谁,但他们的技术创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资产的创建和使用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多数blockchains应用使用分布式账本,通过使用密码术记录和保护数字资产。该技术通常被应用于数字货币网络(加密货币),但其去中心化和安全的性质也使其成为许多其他行业的强大工具。

    随着加密货币领域的普及和基于blockchain的解决方案的提升,学习如何将这种创新技术应用到不同场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消除对中心化的信任和高成本的安全性需求,blockchain提高了效率。此外,去中心化网络可以配置为透明的数据库,所有参与者都可以访问。从这种意义上说,blockchain技术能够创建去中心化和保障数据一致性的能力。这能够为许多行业和组织(例如,慈善机构,供应链,医疗保健等)改善性能和提升安全性。

    慈善机构

    世界各地的许多慈善组织都在努力应对资源管理、运营透明性和有效治理方面的挑战。Blockchain技术无疑可以帮助到这些慈善基金会去优化资金授予和管理过程。

    我们已经关注到业内有很多案例,已经将blockchain技术整合到慈善事业中。例如,blockchain慈善基金会(BCF)是一个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非营利组织,旨在消除贫困和不平等待遇,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基于区块链的慈善事业。

    供应链

    大多数供应链网络在透明性和效率方面都面临许多困难。目前的管理体系仍然依赖于中心化信任,远远不能提供公司和相关各方之间的适当整合。Blockchain技术可用于在供应链网络中跟踪创建和运输的整个过程。分布式数据库可以更为安全地记录所有相关数据,确保产品的真实性,以及支付和运输的透明度。

    医疗保健

    医疗保健行业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包括运营成本高、数据不准确和官僚主义等。Blockchain在医疗保健领域有几个成功案例,包括通过供应链跟踪药物和管理患者数据。

    此外,blockchain可以为医院提供显著的安全保障,由于医疗机构所拥有的数据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并且他们也高度依赖这些数据,所以医疗机构会经常受到黑客的攻击。

    公司正在探索使用blockchain作为存储数字健康信息的方法。此类解决方案可以降低总体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隐私和准确性。

    版税费用支付

    音乐家、视频游戏创作者和艺术家往往会因为以下几种情况,很难获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如:数字盗版、第三方代理商的不正当关系或没有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来创建平台,在该平台中,可以准确的记录哪些人在租用、购买和使用作者的创意,并且该记录是不可变和透明的。该平台还可以使用智能合约进行支付,基本上是可自动执行的数字合约。

    治理

    Blockchain技术也能够大大改善不同部门之间的治理。通过以更民主化、公平和安全的方式管理网络和运营,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可以消除选举过程中的投票欺诈,并可作为一种工具在选举或其他司法程序中增加参与者的信任。它们还可以被用作反腐败的有力武器,从税收到物资分配等各项活动中,可提高数据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支付解决方案和dApps

    在全球范围内的转账汇款领域,blockchain技术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与集中式银行和其他支付解决方案提供的服务相比,使用加密货币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家人和其他人发送资金的成本更为低廉,速度更为快捷。

    此外,中心化网站和应用程序不会让用户控制他们的数据,并且通常不会按照用户带给平台的真实价值来奖励他们。基于blockchain的分布式应用程序(dApps)消除了中间人,使用户能够享受到更低的费率,更优厚的激励和更高的交易效率,同时还能够发送和接收数字货币。

    正如Vitalik Buterin所说,blockchain解决方案能够让人们直接相互合作,而无需中介或中心化系统。

    “虽然大多数技术都倾向于通过自动化手段完成一些重复性工作,而区块链会使中心自动化。区块链技术不会让出租车司机失业,而是让优步失业,会将出租车司机直接与客户连接合作。”

    物联网(IoT)

    Blockchain和物联网(IoT)是天生的一对。Blockchain是去中心化技术,物联网网络也通常是从分布式的网络中收集数据。

    Blockchain能够使企业的物联网设备所搜集到的数据是不可篡改和透明的,并能够在彼此之间相互流动。在其安全功能及其加密货币应用程序中,Blockchain为机器对机器(M2M)交易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由于blockchain是一种能够促进交易准确和安全的技术,因此只有将其与物联网集成,才能够确数据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问责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公司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以区块链技术驱动的物联网网络中的原因。

    总结思想

    作为分布式帐本技术,blockchain能够为网络和组织提供更高的安全性、透明性、可问责制和高效率。该技术增强了隐私,消除了对中心化信任的需求。它还创建了一个有价值的互联网,用户可以在其中执行无边界的点对点交易。

    这就是为什么blockchain技术和加密货币不仅能够存在,而且还有能力改变各行各业和生活的诸多方面,从金融到农业,从大数据到政府工作、投票和法律行业等等。

  • 区块链的优点和缺点

    区块链的优点和缺点

    大多数区块链都被设计为一个去中心化数据库,起到分布式数字账本的作用。这些区块链账本以区块的形式记录和存储数据,而区块按时间顺序组织,并通过加密证明进行链接。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为各行业带来了许多优势,能够在去信任化环境中提供更高的安全性。然而,其去中心化性质也带来了一些缺点。例如,与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相比,区块链的效率有限,需要增加存储容量。

     

    优点

    分布式

    由于区块链数据通常存储在分布式节点网络上的数千台设备中,因此系统和数据对技术故障和恶意攻击的抵抗力很强。每个网络节点都能复制和存储数据库的副本,因此不存在单点故障,即单个节点脱机不会影响网络的可用性或安全性。

    相比之下,许多传统数据库依赖于一台或多台服务器,更容易受到技术故障和网络攻击的影响。

    稳定性

    已确认的区块不太可能被撤销,这意味着数据一旦注册到区块链中,就很难删除或更改。这让区块链成为了存储财务记录或任何其他需要审计跟踪的数据的绝佳技术,因为每一项变更都会受到跟踪并永久记录在分布式账本和公共账本上。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防止员工的欺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区块链可以为公司内部发生的所有金融交易提供安全稳定的记录。这将使员工更难隐藏可疑交易。

    去信任化系统

    在大多数传统支付系统中,交易不仅依赖于交易所涉双方,还依赖于中间方,例如银行、信用卡公司或支付提供商。而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就不再需要中间方,因为节点的分布式网络是通过一种被称为挖矿的过程来验证交易的。因此,区块链通常被称为“去信任化”系统。 

    所以区块链系统消除了信任单一组织的风险,也通过削减中间方和第三方降低了整体成本和交易手续费。

     

    缺点

    51% 攻击

    多年来,事实已证明,保护比特币区块链的工作量证明共识算法非常有效。然而,区块链网络可能会受到某些潜在攻击,其中 51% 攻击是被讨论得最多的攻击之一。如果单个实体设法控制了 50% 以上的哈希算力,就可能发生这种攻击,最终让恶意攻击者能够通过故意排除或修改交易的顺序来扰乱网络。

    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比特币区块链从未出现过成功的 51% 攻击。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安全性也随之提高,矿工不太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攻击比特币,因为他们诚实行事得到的回报会更高。除此之外,成功的 51% 攻击只能在短时间内修改近期交易,因为区块是通过加密证明链接的(更改较早的区块所需的算力大到难以想像)。此外,比特币区块链具有很强的弹性,能够快速适应攻击。

    数据修改

    区块链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一旦数据被添加到区块链中,就很难再修改。虽然稳定性是区块链的优势之一,但稳定也并不总是好的。更改区块链数据或代码的要求通常很高,一般需要进行硬分叉, 即弃用一条链而采用另一条链。

    私钥

    区块链通过公钥(或非对称密钥)密码术来赋予用户对其加密货币单元(或任何其他区块链数据)的所有权。每个区块链地址都有一个对应的私钥。虽然地址可以共享,但私钥应保密。用户需要使用私钥才能访问其资金,这意味着他们充当自己的银行。如果用户丢失了自己的私钥,那么这笔钱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他们对此无能为力。

    低效

    区块链,尤其是使用工作量证明的区块链, 效率非常低。由于挖矿竞争激烈,而且每十分钟只有一个赢家,因此其他所有矿工的努力都是白费的。随着矿工们不断尝试提高算力,他们找到有效区块哈希的几率会更大,比特币网络使用的资源在过去几年中显著增加,其目前消耗的能源比许多国家,例如丹麦、爱尔兰和尼日利亚消耗的还要多。

    存储

    区块链账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非常大。比特币区块链目前需要大约 200 GB 的存储空间。当前区块链规模的增长似乎超过了硬盘驱动器的增长,如果账本过大,导致个人无法下载和存储,网络就有可能失去节点。

    总结

    尽管区块链技术有缺点,但也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它必然会继续存在下去。我们在主流采纳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许多行业已经开始认真对待区块链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未来几年,企业和政府可能会尝试新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哪些领域附加的价值最高。